墨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色如墨,星光隐没于浓云之下,天地间仿佛笼罩着一层密不透风的黑幕。诸葛亮立于城楼之上,凝视天际良久,忽然微微一笑:“天助我也!”
“先生何出此言?”李牧疑惑地望向诸葛亮。
诸葛亮羽扇一指西北方向:“主公请看,今夜西北风渐起,风向正对匈奴大营。兵法云:"因敌之势而利导之"。呼延晏连日强攻不下,已是锐气受挫,兵疲将怠。其营寨必定布防松懈,将士因连日奔袭,亦多疲乏之态。此夜,正是火攻之良机!”
“火攻?”李牧眼前一亮,但随即又微皱眉头,“先生,匈奴营中三万余众,戒备森严,我军如何能近其帐帏?”
诸葛亮从容道:“主公可还记得岳将军发现的那处密道?我观其走向,正好可从侧翼绕至匈奴大营上风处。若派岳将军再次率领墨卫精锐,携带火油与,待夜深人静之时,悄悄潜出,点燃匈奴大营,必能一举得手!”
李牧不禁拊掌赞叹:“好一招"火烧连营"!先生此计,妙绝!”
“非但如此,”诸葛亮继续道,“我军还需于城头准备大量火箭,配合岳将军行动。待敌营大乱之时,主公与陈将军可亲率精兵出关,乘势突击,彻底击溃匈奴主力!”
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在诸葛亮的娓娓道来中已然成形,如同一幅壮美的战场图景,徐徐展开在李牧眼前。他深知,这或许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以火攻之势,扭转战局,一举击溃数倍于己的强敌!
“传令下去,按先生之计行事!”李牧当机立断。
时至子夜,西北风愈发强劲。岳飞亲率三百名墨卫精锐,每人手持特制火油包,悄然穿过密道,如同一群黑夜中的鬼魅,向匈奴大营潜去。他们避开巡逻的哨兵,利用山势和风向的掩护,终于在寅时前分散潜入了匈奴大营周围的关键位置。
“各小队注意,务必选在敌军战马聚集处、粮草堆积处和主帐区域同时点火!”岳飞低声嘱咐道,“记住军师之言,一旦点火,迅速撤离,避开风向,切勿被火势所困!”
墨卫们默默点头,分散潜行。每个人都紧张而专注,手心微微渗出汗珠,却依然动作沉稳,呼吸平缓。他们都知道,今夜一战,关乎汜水关数万将士百姓的生死存亡!
城楼之上,诸葛亮静静站立,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色中如同星辰般闪烁。他手中的羽扇轻轻摇动,仿佛在测算着风向的变化和力量。一旁的李牧满面肃穆,身后是整装待发的守军精锐。
“先生,时辰已到,是否点火?”李牧问道。
诸葛亮举起羽扇,遥望天际,感受着风力的变化,沉吟片刻,忽然一拍掌心:“传令,三声号角为号,点火攻敌!”
三声悠长而低沉的号角声划破夜空,如同来自地狱的丧钟,向黑暗中的岳飞传递着信号。
“点火!”岳飞一声令下,分散各处的墨卫顿时行动起来。
特制的火油包被掷向匈奴大营四周,那些火油爆发出惊人的燃烧力。霎时间,几十处火苗同时蹿起,在强劲的西北风助力下,如同贪婪的魔鬼,迅速吞噬着一切可燃之物!
“火攻!匈奴大营起火了!”城头守军惊呼。
只见火势借着强风,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那特制的火油与黑色矿石的混合物燃烧起来格外凶猛,一时间,匈奴大营如同陷入了一片火海!密集的帐篷、堆积如山的草料、木制的车辆和栅栏,无一幸免,全部成了烈火的猎物!
营中的匈奴士兵猝不及防,从沉睡中惊醒,惊慌失措地奔逃着,喊叫着。战马受惊,疯狂嘶鸣,四处乱窜,踏伤了无数慌乱逃窜的士兵。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熊熊烈焰中夹杂着无数凄厉的惨叫!
“放箭!”城头上,诸葛亮一声令下,千余守军拉满弓弦,将点燃的火箭射向敌营。箭矢划破夜空,如同流星雨般倾泻而下,进一步加剧了敌营的混乱和火势!
呼延晏被惊天火光和嘈杂惊醒,匆忙冲出大帐,目睹眼前的一切,顿时暴跳如雷:“怎么回事?快,组织将士灭火!备马,集结队伍!”
但此时已是大势已去。滔天烈焰在风势助力下迅速蔓延,匈奴大营几乎全被火海包围。士兵们惊慌失措,互相践踏,无暇听从将领号令,只顾着逃命。
就在此时,汜水关的城门轰然洞开!
“杀!”李牧手持长剑,与陈瑞并肩而出,率领两千精锐如同猛虎般冲向敌营!岳飞也适时率领墨卫从侧翼杀出,与主力汇合,形成合围之势!
混乱、惊慌、无序的匈奴军队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火光、刀光、血光交织在一起,化作了一幅末日般的画卷。李牧、岳飞、陈瑞各率精锐,如同三把尖刀,刺入匈奴军阵,所向披靡!
“撤!全军撤退!”呼延晏眼见大势已去,再也无力挽回,只得咬牙下令撤军。他自己在亲兵的保护下,勉强突出重围,狼狈逃离。
天亮时分,战斗已经结束。汜水关外,匈奴大营已成废墟,到处是焦黑的尸体和残缺的兵器。李牧率军追出数十里,斩杀俘获无数。三万匈奴大军,竟在一夜之间损失过半,其余也是溃散逃遁,再无斗志!
李牧意气风发地回到汜水关,与城头上的诸葛亮相视而笑。一场绝地反击的大胜,不仅解了汜水关之围,更是彻底击溃了呼延晏的军威!
“先生真乃神机妙算!”李牧由衷地赞叹道,“以火攻破强敌,一战而定乾坤,此乃千古奇谋!”
诸葛亮微微摇头,谦虚道:“亮不过是顺势而为。倘若无风助,无岳将军英勇;无主公决断,无陈将军协力,此战亦难成也。”
数日后,远在平阳城的匈奴汉国皇帝刘聪,接到了前线传来的惨败消息。
“什么?呼延晏三万大军竟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刘聪猛地从龙椅上站起,面色铁青,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一个小小的汜水关,一群残兵败将,竟敢如此猖狂!”
“陛下,”一名谋士上前禀报,“据逃回的士兵报告,李牧麾下新添一名军师,自称诸葛孔明,用计如神,连呼延晏都被其算计,惨败而归。”
“诸葛孔明?”刘聪眉头一皱,“从未听闻此人!”
“陛下,”另一名身着黑衣的神秘人从殿角阴影中缓步走出,声音低沉而冰冷,“李牧非同小可,此人若不除,恐成大患。臣愿领兵,亲征汜水关,必将李牧、诸葛亮的人头,呈于陛下案前!”
刘聪看向那神秘人,目光中闪过一丝阴鸷:“好!朕就命你为先锋,率十万精锐,剿灭李牧!朕亲自坐镇后方,以防不测!”
汜水关城头,胜利的喜悦尚未褪去,但李牧望着平阳的方向,心头却涌上一丝莫名的凝重。他知道,击败呼延晏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才刚刚来临!
“先生,”李牧转向诸葛亮,声音低沉而坚定,“呼延晏的惨败,必然会引来刘聪的雷霆之怒。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凝望远方,羽扇轻摇,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待敌自来,我自有应对之策。”
远方,乌云密布,似乎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向这座英雄的城池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