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一百四十六章攻守易位,兵临城下【1 / 1】

墨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朝霞初露,晨风拂过黄河两岸,卷起一缕缕轻烟。汜水关城头上,诸葛亮立于最高处,手执羽扇,目光如炬,凝视着河对岸匈奴大营的一举一动。连番胜利后,他的神情却没有丝毫放松,反而更加凝重。

“军师,我军连败刘曜,士气正盛,为何如此忧虑?”李牧走到诸葛亮身旁,低声问道。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答道:“胜不骄,败不馁,方为大将之道。刘曜虽败,然匈奴大军未散。如今杜谋士已亡,刘曜必然怒不可遏,恰如困兽,更为凶险。”

“军师所言极是。”岳飞从旁走来,拱手道,“墨卫斥候回报,刘曜正在大营内斩杀疑似投降之人,军中气氛异常紧张。”

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似有所悟:“此乃天赐良机!刘曜穷兵黩武,内部必已生变。我军当趁此时机,渡河反攻,以逸待劳,断其粮道,迫其退兵北上!”

李牧闻言大喜:“先生神机妙算!若能彻底击退匈奴,不但保全汜水关,更可解中原百姓倒悬之苦!”

诸葛亮徐徐展开一卷舆图,指向黄河北岸的几处要点:“我军当分三路渡河:岳将军率墨卫精锐为先锋,直取敌军西侧粮仓;陈将军引兵佯攻正面,吸引敌军主力;张灵韵则率医者与辅兵,断敌退路。三路合围,不战而屈人之兵!”

众人听罢,无不佩服诸葛亮运筹帷幄之能。李牧当即拍案:“就依军师之策!三日后,全军渡河,反攻匈奴大营!”

三日间,汜水关内外一片忙碌。工匠们日夜赶制攻城器械与渡河工具;岳飞亲自操练墨卫,反复演练夜袭战术;张灵韵则带领医者准备大量伤药,同时训练轻装部队的配合;陈瑞更是亲自选拔敢死队,准备强渡黄河的先锋。

第三日黄昏,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似有大雨将至。这般天象正合诸葛亮之意,暴雨可掩人耳目,利于夜袭。黄河岸边,三千精兵已悄然集结,只待军令一下,便要渡河而战。

“天助我也!”李牧望着天空,信心倍增。

诸葛亮却皱眉道:“事有蹊跷。刘曜连日未有动静,恐有埋伏。鹏举,可先派墨卫斥候渡河探查。”

岳飞领命,立刻派出十名墨卫精锐,乘小舟悄然渡河。不料半个时辰后,仅有一人带伤返回,惊慌报告:“军师!河对岸匈奴大营,空无一人!”

“什么?”众人大惊。

诸葛亮眉头紧锁:“刘曜去了哪里?”他思索片刻,突然面色大变,“不好!刘曜必是弃营诱敌,已然绕道他处,意图偷袭汜水关!”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浑身是血,策马飞奔而来:“报告主公!匈奴大军已从东面小路绕至我军后方,距城仅十里!城内空虚,情势危急!”

众人闻言色变。李牧沉声道:“刘曜此贼,竟也会声东击西之计!”

诸葛亮目光如电:“刘曜已无杜谋士,此计必是他人所授。看来匈奴军中又有能人出现。”他转向李牧,“主公,当立刻回师救城!”

李牧毫不犹豫:“全军回师!火速返回汜水关!”

大军掉头急行,然而已是暴雨倾盆,道路泥泞难行。当他们赶回汜水关时,刘曜大军已在城下摆开阵势,大营连绵数里,旌旗招展。城头上,留守的士兵正在奋力抵抗,但情势危急。

“竟让刘曜抢先一步!”李牧咬牙道。

诸葛亮观察敌阵布置,冷静分析:“刘曜此次攻势凶猛,然部署略显仓促。我军当避其锋芒,迂回突袭。”他转向岳飞,“岳将军,可率墨卫从西侧林中绕行,袭其后路;陈将军引兵助守城防;主公与我率中军佯攻正面,分散敌军注意。”

岳飞抱拳领命,当即带领墨卫消失在雨幕中。李牧率领主力,在诸葛亮指挥下,向匈奴军正面发起佯攻。

战鼓雷动,喊杀声震天。刘曜立于高台,冷笑道:“诸葛亮,今日我要让你尝尝被围城的滋味!”

汜水关城头,守将奋勇抵抗,然寡不敌众,眼见城墙多处被匈奴攻城车撞得摇摇欲坠。正当危急时刻,一声清亮的号角从西侧响起!

岳飞率墨卫杀至,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匈奴军后方辎重处。刘曜大惊,急忙派兵增援。就在此时,李牧趁机率主力猛攻正面,一举突破敌军防线。

“杀!”喊杀声中,双方绞杀在一起。雨越下越大,转眼间战场变成了泥泞的沼泽,战士们踩着没膝的泥水,仍奋勇厮杀。

诸葛亮立于高处,冷静观察战局变化,不断发出指令,调动各部兵力。忽见匈奴军中一面血红大旗猎猎作响,旗下一员悍将正指挥军队对抗岳飞的墨卫。

“此人是谁?”李牧不解。

诸葛亮目光如炬:“想必是取代杜谋士之人。此人用兵颇有章法,岳将军恐有危险。”

果然,岳飞虽勇猛无敌,但那血旗下的悍将指挥若定,渐渐将墨卫包围。眼见岳飞陷入险境,诸葛亮当机立断:“传令陈将军,率部驰援岳将军!”

陈瑞领命,冒雨率精锐杀出,与岳飞前后夹击,终于突破包围。血旗悍将见状,也不恋战,迅速撤回。

暮色四合,大雨依旧。双方鏖战一日,各有损伤,却未分出胜负。刘曜虽未能攻下汜水关,却已在城外扎营,将汜水关团团围住。一场持久战,就此拉开序幕。

夜深人静,议事厅内灯火通明。李牧、诸葛亮、岳飞等人商议对策。岳飞身上多处伤痕,却神情坚毅:“那血旗悍将武艺高强,统兵有方,恐怕是刘曜新晋重用的谋士。”

诸葛亮沉吟道:“敌强我弱,城内粮草虽足,但久守必失。我军当以智取胜,寻找刘曜军中破绽。”他看向张灵韵,“灵韵,你可有发现?”

张灵韵思索道:“那血旗悍将虽勇,然其军中似有矛盾。今日交战时,我注意到血旗部与铁狼卫阵型多有重叠,互相牵制,或许可从此处下手。”

诸葛亮眼中精光闪烁:“灵韵慧眼。刘曜新得此将,必有猜忌。我有一计,可使二虎相争,不战而溃敌军!”

众人凝神倾听,诸葛亮徐徐道来,声音虽轻,却蕴含无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