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一百五十章黑山结盟,稳固北疆【1 / 1】

墨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鬼门关城头上,李牧与诸葛亮并肩而立,眺望着远方起伏的群山。这座险要关隘经过一番苦战,已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为北疆的安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生之谋,神鬼莫测。”李牧感叹道,目光中满是钦佩,“三日之内,便取下鬼门关,实乃天下奇才!”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平静如水:“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血旗悍将初掌大权,内部不稳,我军又得黑山族相助,天时地利人和,自然事半功倍。”

正说话间,岳飞快步走来,抱拳报告:“主公,军师,黑山族首领亲率众勇士前来拜见,已到关下。”

李牧神色一振:“快快有请!”

片刻之后,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在铁木尔的引领下踏入议事厅。此人便是黑山族首领乌尔根,身着皮裘,腰悬长刀,威风凛凛。

“李将军,诸葛军师。”乌尔根抱拳行礼,声如洪钟,“黑山族与汉人素来交好,今日能助将军一臂之力,夺取鬼门关,实乃幸事!”

李牧亲自上前相迎:“乌首领远道而来,乃我军之幸。若非贵部断敌粮道,我军未必能如此顺利攻下鬼门关。”

诸葛亮示意众人就座,亲自为乌尔根斟酒:“乌首领,听闻黑山族与血旗部素有积怨,不知其中缘由,可否一说?”

乌尔根饮下一杯烈酒,目光中闪过一丝仇恨:“三年前,血旗悍将率部袭我族地,烧我村寨,掠我牛羊,更杀我长子!此仇不共戴天!今日见血旗部败退,我黑山族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诸葛亮若有所思:“原来如此。不知乌首领今后有何打算?”

“我族世代游牧于此,无意争夺城池。”乌尔根坦言道,“只盼能与汉人和平相处,互通有无。若血旗悍将再敢来犯,黑山族愿与李将军并肩作战!”

诸葛亮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乌首领高义!我有一策,不知可否一试?”

“请诸葛军师明示。”

诸葛亮徐徐道来:“鬼门关乃北疆要塞,今后我军将在此设立都督府,统领边防。若乌首领愿意,可与我军结为盟友,共守边境。我军提供粮草物资,黑山族则协助巡逻边界,互通情报。如此一来,既可保黑山族安宁,又能稳固北疆,两全其美。”

乌尔根听罢,抚掌大笑:“妙哉!我族勇士熟悉山林地形,最适合担此重任。此议甚合我意!”

当下,双方详细商议了结盟事宜。李牧承诺每年向黑山族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布匹和铁器,黑山族则派出骑兵协助守卫边境,并随时向鬼门关通报边境动态。

酒过三巡,乌尔根忽然正色道:“李将军,诸葛军师,还有一事相告。我族猎人昨日在北方三十里处发现血旗悍将的踪迹,似乎正向祁连山方向逃去。”

岳飞闻言,立即请命:“主公,末将愿率墨卫追击,务必擒获血旗悍将,以绝后患!”

诸葛亮却摇头制止:“血旗悍将既已丢弃鬼门关,必是急于与北方匈奴部落汇合。祁连山地势险要,若贸然追击,恐堕敌人圈套。”

他转向乌尔根:“乌首领,可否派些熟悉山道的勇士,暗中监视血旗悍将的行踪,不求擒获,只为掌握其动向?”

乌尔根拍胸应允:“此事交给我黑山族便是!我族勇士能在雪地追踪三日不落的猎物,区区血旗悍将,定难逃我等法眼!”

次日清晨,黑山族首领带着族人返回山寨,李牧则与诸葛亮开始部署鬼门关的防务。城楼上,诸葛亮指着地图,向李牧详细分析道:“鬼门关虽已入手,但仍需稳固。当设三道防线:关内驻军为第一道,黑山族游骑为第二道,前方哨所为第三道,如此方能固若金汤。”

李牧点头赞同:“先生所言极是。岳将军忠勇过人,堪当重任;陈将军老成持重,可辅军政;黑山族熟悉地形,可为耳目。三者相辅相成,北疆当无忧矣!”

正商议间,张灵韵匆匆而来:“主公,军师,刘曜已被押解至关内,如何处置,请示下。”

诸葛亮思索片刻:“刘曜虽为匈奴首领,然亦是一介武将。若杀之,恐激怒匈奴诸部;若释之,又恐后患无穷。不若将其软禁于关内,既可安抚匈奴,又能掌握人质,可谓两全其美。”

“军师智谋,真乃鬼神莫测!”李牧赞叹不已,当即下令按诸葛亮之策行事。

当日午后,岳飞在鬼门关城门前举行了盛大的授印仪式,正式就任北疆都督,陈瑞为副都督。李牧亲自授印,并宣读了军令:“岳飞听令,朕命你为北疆都督,镇守鬼门关,统辖北疆军务。望你忠心报国,为民除害,保我边境安宁!”

岳飞单膝跪地,恭敬接过都督印:“末将定当竭尽全力,守土尽责,不负主公重托!”

陈瑞也上前领命,神情肃穆:“老臣虽年迈,然报国之心不减当年,定当协助岳都督,共守边疆!”

仪式结束后,李牧在城楼设宴,犒赏三军将士。酒酣耳热之际,诸葛亮提议道:“主公,我军已取鬼门关,稳固北疆,当修书一封,告知汜水关,使后方安心。”

李牧颔首应允,当即命人草拟捷报,详述北征战况和鬼门关的部署安排。

夜深人静,诸葛亮独立城头,望着漫天星辰,思绪万千。北疆虽定,然天下未平。西有羌族虎视,东有齐楚争雄,南有荆州割据,中原群雄并起,大业未成,路漫漫其修远兮。

“先生何故叹息?”李牧不知何时已站在诸葛亮身后。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远眺:“非是叹息,乃是思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等虽已占据汜水关、鬼门关两大要塞,然天下之争,方兴未艾。主公若欲成就霸业,还需广纳贤才,积蓄力量,静待天时。”

李牧凝视远方,坚定道:“有先生在侧,何愁大业不成?待北疆稳固,我便返回汜水关,广招英才,积粮养兵,为下一步大业做准备!”

诸葛亮微微一笑,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主公雄心壮志,亮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次日拂晓,晨曦初现,李牧与诸葛亮在众将士的护送下,踏上了返回汜水关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