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章 长白风云起,家国战鼓催。【4 / 4】

陈留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记得有一回,傍晚我在书房看信,突然听到窗外传来轻微脚步声。我警觉望去,只见一个模糊身影一闪而过,速度极快。我赶忙起身查看,可到窗边时,外面已空无一人。此后,类似情况又出现几次,实在蹊跷。这信件内容,似与咱家生意场上的某些竞争有关。”

“还有,咱家管家在附近集市,瞧见一个形迹可疑之人。” 父亲接着说道,“那人穿着破旧却整齐的粗布麻衣,头戴斗笠,刻意压低帽檐,几乎遮住整张脸。

他在集市上并不买东西,只是不停地朝咱家方向张望。管家觉得可疑,想上前询问,他却像是察觉到意图,迅速混入人群,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人的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与我所怀疑的竞争对手的行事风格有相似之处。”

我凭借穿越带来的见识,心中暗自思索,如今家中这些状况,或许是生意上的对头,觊觎于家财富所致。

思索至此,我一脸认真地看着父亲说道:“爹,依孩儿愚见,咱家恐是在生意场上得罪了某些宵小之徒,他们觊觎咱家财富,故而弄出这些事端。

往后,您可安排家中可靠的家丁,分成几班,日夜轮流加强府中巡逻。尤其是夜晚,更要提高警惕,在府院四周多设几个岗哨。这是因神秘信件和可疑之人的出现,表明家中可能面临外部威胁。

再者,对那些出入咱家的陌生人,务必仔细盘查。若情形依旧严峻,可从信誉良好的镖行聘请几位武艺高强的镖师,来府中护院,以防不测。

另外,咱们可以设置一些简易的报警机关,利用铃铛和绳索,在院墙周边布置,一旦有人翻墙触碰绳索,铃铛便会作响示警,这是考虑到信件中隐晦的威胁以及可疑之人的窥视,需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在家丁巡逻路线上设置几个隐秘的联络点,方便他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及时互通消息。”

父亲听后,眉头紧锁,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儿啊,你所言甚是,但这般安排,一来耗费银钱,咱家虽有些家底,可这般折腾,也怕难以为继;二来,家丁们一向散漫惯了,突然要他们如此严苛值守,怕是会心生不满,生出变故啊。”

我思索一番,回应道:“爹,关于银钱,咱们可先从家中一些非紧要开支削减,镖师若费用过高,可先请一两位做教头,训练家丁。至于家丁那边,您可定下赏罚分明之规,巡逻得力者赏,偷懒懈怠者罚,如此,或能激励他们。”

父亲微微点头,神色凝重,长叹一口气说:“也只能如此试试了,但愿能保咱家平安。”

接着,我和父亲又细细商讨了一些家中安保的细节,我将自己从现代所知的一些安保思路,巧妙地转化为贴合这个时代的方式告知父亲。

就在我们商议妥当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三桂迅速起身,手按刀柄,警惕地望向门口。

父亲和我对视一眼,我微微点头,示意他稳住情绪,然后缓缓走向门口。

打开门,只见一位信使模样的人,浑身沾满尘土,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

他见了我,急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气喘吁吁地说道:“公子,这是祖大寿将军加急送来的密信,务必请您即刻过目!”

我心中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信,信笺展开的瞬间,我只觉眼前的字仿佛都在跳动,透着无尽的紧迫与危机。

吾侄见字如晤!当下,边关战事已至绝境,皇太极率后金贼寇,似狡黠恶狼,竟绕过山海关天险,直扑京师而来。

京师乃国之根本,宗庙社稷、万千百姓皆系于此,如今却危在旦夕,战火硝烟已近在咫尺,城门之外,似已能闻得金戈交鸣、百姓悲号。

皇太极此人,绝非寻常敌手。其谋略深远,野心恰似无尽深渊,深不可测。往昔诸役,他尽显卓越军事才能,排兵布阵仿若鬼斧神工,变幻莫测。总能精准洞察我军弱点,一击即中,令我军屡屡陷入被动,苦不堪言。

加之其麾下将领,如多尔衮等,皆勇猛善战且智谋过人,相互呼应配合,金兵如虎添翼,战力飙升,实乃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如芒在背,令人寝食难安!如今城中兵力,经连日鏖战,损耗巨大,调配已是捉襟见肘,形势岌岌可危,每分每秒皆关乎京师存亡、国家兴衰。

吾侄,军情十万火急,唯有仰仗你与三桂即刻奔赴京师,与我会合,共御强敌。

一路之上,还望你们万分留意金国军队动向,用心调查金国诸事,竭尽所能搜集有价值情报。

后金军队的兵力部署、行军路线、粮草储备、将领策略,桩桩件件,皆可能成为未来战事扭转乾坤的关键。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读完密信,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痛意蔓延至全身。

我抬眼望向窗外,夜色如墨,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

我深知,此去京师,生死未卜,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以我如今的能力,能否在那血腥厮杀中存活下来,实在未知。

家中的危机尚未解除,父母年事渐高,小妹又才刚刚安定下来,我若就此离去,他们该如何是好?

可京师危在旦夕,国家危亡之际,身为男儿,若退缩不前,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三桂见我面色凝重,凑过来轻声问道:“师兄,信中所言何事?”

我将信递给他,看着他的脸色也渐渐变得沉重起来。

父亲见我们这般模样,焦急地问道:“发生何事了?”

我深吸一口气,将信中的内容告知父亲,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痛与决绝。

父亲听完,沉默良久,缓缓走到窗边,望着夜空,长叹一声:“国难当头,咱家自当为国效力,只是…… 你母亲那边,该如何是好。”

这时,母亲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显然听到了我们的对话,眼中含泪,却强装镇定:“孩子,去吧,家中有我,你爹和我虽老了,也能守好这个家。你在外,一定要平安归来。”

我望着母亲那满是担忧却又坚定的眼神,眼眶瞬间湿润,心中五味杂陈。

我上前紧紧抱住母亲,哽咽着说:“娘,孩儿不孝,不能在您身边尽孝了。”

当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家中的温馨画面,又交织着边关惨烈的战争场景。

我深知,这一去,便是踏入了生死未知的战场,可为了国家,为了天下苍生,我已别无选择。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我和三桂便告别了家人。

母亲紧紧拉着我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反复叮嘱我们一定要平安归来;父亲则用力地握住我们的手,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许,却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我们跨上骏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前往长白山深处,和师父汇报情况,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