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笑呵呵地逗宋玉川说:“一顿得吃个五六十碗吧,要是我的不够吃,你得分点给我。”
宋玉川很大气,十分认真地点头说:
“你要是吃不饱,我分一半给你。要是再多,我不够吃了。”
四周比较大的孩子都看出,杨云是在逗宋玉川,忍不住笑起来。
趁着热饭的工夫,虞尚熙凑到杨云身边,冲着他拱拱手说:“在下虞尚熙,见过杨兄。”
看虞尚熙硬装成熟的样子,杨云憋着笑回个礼,“原来是虞兄,杨云有礼。”
通过姓名,虞尚熙靠在墙壁上问:“杨兄,你怎么会这个年纪来上学?”
以杨云的年纪,真要读书,应该已经读到五经,准备参加科举。
要是不读书,应在某个地方做工,或者学门手艺,开始养家糊口。
他这么大的年纪,却又来学堂念书,这实在是不合常理。
杨云不想提前十八年的纨绔经历,避重就轻地说:“因为一些事,耽搁几年,我才明白科举是正途,也只好厚着脸皮回来念书。”
虞尚熙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但很快又摇摇头,轻声叹息说:
“科举是正途不假,但这路也太难一点。先生那么大本事,至今却仍是童生。”
“我要是能考中个秀才,就算是光宗耀祖啊。”
大盛朝对秀才有优免之策,可以少交赋税,若家中出个秀才,能减轻不少负担。
只是学堂的学生们都知道,想中秀才,没有那么容易。
在众人说话间,宋玉川跑过来,拿着一个鸡蛋递到杨云面前,“刚才说过,要把我的饭分给你,你拿去吃吧!”
瞧着面前这颗鸡蛋,杨云心中有些感动,笑呵呵地推回去,
“不用,我带的饭够吃,这个鸡蛋还是你留着吃吧。”
宋玉川见杨云不要,也不客气,拿回去吃了。
午饭之后,众人在学堂凑合着眯一会,又开始上下午的课。
但周仲没来,只是老周叔在学堂里看着众人背书,免得有学生趁机偷懒。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杨云坐在位置上,默默地背着周仲给他布置的功课。
很快,杨云惊喜地发现,他只是读三遍,甚至都没怎么费心背,《大学》第一篇已经完全记在心里!
可,周仲不在学堂,杨云只能默背一遍,发现没有丝毫错处,开始背第二篇。
天近黄昏,老周叔宣布放学。
学生们将学堂简单洒扫一下,飞奔着回家。
杨云家是青山村的,等他从四方村回来,天色已经全黑。
母亲姜梅坐在油灯旁,手中拿着一块料子比比画画,想着要怎么做才能让福兴布庄的客人满意。
家里破旧的木门发出吱呀一声响。
姜梅抬头看到杨云,立刻放下布料,满脸笑容地招呼,“云儿,你回来了。饿了吧?娘给你把饭端上来。”
很快,一盘野菜,一碟炒鸡蛋,还有两碗米饭摆在桌上。
姜梅将大碗米饭推到杨云面前,又给他夹一大块鸡蛋,笑呵呵地问:“云儿,今天第一天上学,感觉如何?周先生有没有教你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