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了一会儿,房玄龄硬着头皮道:“大概有一万人左右吧?”
这个数字肯定和实际的人数有出入,但这也是他根据丞相府里的小吏数量估算的。
应该差不了太多。
李恪没太在意,心想小吏这东西,放到现在也就相当于临时工。
“房相,我让你调动京城所有的小吏和选拔人,让他们跟着七品以下的官员,去关中各地帮忙推广水车这些农耕工具,指导老百姓做好抗旱准备!”
“旱情结束,表现好的小吏可以转成官员,选拔人可以缩短等待期,还有那些表现突出的,都可以提升品级!”
让人家干活,总得给点好处。
这场跟老天爷的竞赛,如果李恪想要赢,就得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
李恪应该感到庆幸,现在的隋唐时期还保留着一些武风传统,秦汉时期全民皆兵的制度也有继承下来。
朝廷如果想要有大动作,相对来说轻松多了。
不过,李恪心里也没底,单靠小吏和选人们,能不能应对旱灾。
他不放心地叮嘱。
“工部的人得赶紧去关中修渠挖井,不能让关中的百姓最后没水喝。”
工部尚书点了点头,这事儿确实得做。
谁也不知道旱情会持续多久,现在在关中修渠挖井,怎么着都是个划算的买卖。
道理大家心里都明白着呢。
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李恪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就把金吾卫大将军叫过来,嘱咐他几句。
“你带人去关中各个县转转,一定要确保朝廷的政策能传达到每个乡民那里。还得带上一队刑徒,去帮忙挖水井、修渠道。”
现在的京城,关着的刑徒都超过一万了,这么多人,应该足够把关中的水渠修好,水井挖通的。
然后,李恪还是不敢大意,紧急下令让程咬金他们出发,要在秋收之前打下吐谷浑,抢他们的财物和粮食,运回国内。
剩下的,就只能看天意了。
接下来的几天,关中出现了件让大家都很惊讶的事。
天气特别热,太阳晒得头皮发烫,估计得有三十多度,站一会儿就一身汗。
但就有那么一群官吏,不怕热,跑到各个县去,到处宣传要抗旱。
这些小吏和选人们跑到各地,和县里的官员、乡里的三老一起,发动农民们动起来,配合朝廷修水井、渠道。
在官职的诱惑下,这些人全力以赴。
百姓们同样不傻,大体明白了原因,自然积极配合。
工部和少府的人紧密协作,日夜不停工,制造水车,并将其安装在各县水渠边。
这些准备工作并没白费。
因为,气温不断攀升,已经连续近一个月没有降雨。
河道水位下降,如果没有水车,灌溉也将成大问题。
一时间,关中百姓对李恪超级认同,把他当成了圣人一样膜拜。
想想,逼李二退位这事,跟李恪的其他成就比起来,真算不上什么缺点了。
然而,文武却一个比一个紧张。
谁敢保证这次的旱灾不是灾难的开头?
只要关中一天不下雨,文武们就一天不敢放松警惕。
但旱灾还没缓解,李恪又收到了个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