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多尔衮指尖抚过檀木匣上的螭龙纹,听着帐外济州岛骑兵的铜铃声越来越近。匣中传国玺隔着绸布渗出寒意,让他想起三年前在归化城剖开白骆驼时的场景——那时他怎会料到,这方象征天命的玉玺,竟成了镶白旗的催命符。
\"睿亲王好算计。\"李长风掀帘而入时,腰间那柄琼州精钢打造的唐刀竟未出鞘。多尔衮注意到对方战靴沾着辽东特有的红泥,瞳孔微缩:明军前锋已抵浑河。
匣盖掀开的刹那,帐内烛火突然摇曳如群蛇乱舞。玉玺断裂处渗出的金丝竟在两人注视下缓缓流动,逐渐拼出\"海\"字纹样。李长风突然放声大笑,抓起玉玺掂了掂:\"睿亲王可知,秦汉时传国玺重十二两,你这方怕是十四两有余?\"
多尔衮的掌心瞬间沁出冷汗。他特意将真玺留在盛京,这方赝品是从喀尔喀蒙古换来的血玉所制,却未料李长风连毫厘之差都洞若观火。
\"李大帅要的究竟是玉,还是局?\"镶白旗主忽然按住腰间匕首。帐外传来济州岛骑兵更换火铳燧石的咔嗒声,像极了更漏将尽。
“也罢,那我问你,我儿子怎样了?”李长风冷冷的问道。
多尔衮苦笑一声:“那是我的儿子,长高了,也长大了,9岁了,能挽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
“那乌兰呢……”
“她很好,我没碰过她……”
五日后,崇祯帝在乾清宫摔碎了第三只茶盏。塘报上“明军在朝鲜大破满清”、\"阵斩虏酋扬古利、扎巴等多人\"的捷报与\"传国玉玺现世\"的消息并列,却比不过末尾那句\"建奴残部北遁\"刺眼。王承恩跪在碎瓷间,听着皇帝神经质的低语:\"他要学董卓还是曹操\"
千里之外的旅顺城头,李长风正把玩着真正的传国玺。月光透过玺身冰裂,在城墙砖上投出蜿蜒龙影。亲卫队长赵铁鹰忍不住开口:\"大帅既得天命,何不\"
\"你看这玺上裂纹。\"李长风屈指轻弹,龙纽发出空灵回响,\"元顺帝北逃时摔的这道裂痕,皇太极用七百活人血祭都未能弥合。\"他突然将玉玺抛向夜空,赵铁鹰慌忙去接,却见主君袖中滑出份密报——那是东厂提督曹化淳亲笔:\"帝疑帅甚,已密诏左良玉部移防登莱。\"
阿巴泰的马鞭抽在冻土上,溅起带冰碴的泥点。这位镶蓝旗贝勒望着浑河对岸的明军大阵,怎么也想不通李长风为何网开一面。三天前,镶黄旗残部被围困在太子河畔,济州岛骑兵甚至故意射偏了火铳。
\"看旗语!\"哨骑突然高呼。对岸明军阵中升起三盏孔明灯,接着是五声号炮——正是多尔衮密约的暗号。皇太极的暖轿猛地晃动,这位大病初愈的大汗掀开轿帘,正看见明军右翼战阵诡异地露出缺口。
李长风站在望楼上,看着八旗残兵如丧家之犬涌向冰河。他特意调来琼州水师的破冰船,此刻正在下游二十里处隆隆作响。赵铁鹰忍不住道:\"何不半渡而击?\"
\"你看对岸松林。\"李长风递过望远镜。只见镶白旗的侦骑正在林间穿梭,多铎的先锋已策马扬鞭——若全歼皇太极,多尔衮的复仇大军明日就会踏破山海关,和大明拼个鱼死网破。
沈阳崇政殿内,多尔衮的佩刀在地砖上刮出火星。
\"好个养寇自重!\"镶白旗主气极反笑。案头摊着三封密信:登州水师突然扣押朝鲜贡船,左良玉五万大军逼近天津卫,而李长风的使节正在殿外求见——带着用传国玺拓印的\"册封后金国主\"诏书。
皇太极的咳嗽声从屏风后传来,这位大汗的冻伤手指正溃烂流脓。
在朝鲜,战胜满清后,李长风决定趁着胜利,举行汉江大阅兵,邀请明、清、朝鲜、日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吉利等国使官,及这次作战的满清俘虏、朝鲜王室观礼。
朝鲜,汉江之畔。
初春的晨光洒在宽阔的校场上,旌旗猎猎,铁甲如林。
李长风站在高台之上,身披猩红大氅,腰间悬着御赐宝剑,目光如炬,俯瞰着脚下整齐列阵的大明雄师。
今日,是震慑四夷的日子。
校场四周,各国使节、将领、贵族依次入座。
大明使节身着锦袍,腰悬牙牌,神色倨傲;
满清俘虏被押解在侧,皇太极的弟弟阿济格、大将硕托等人面色铁青;
朝鲜王室战战兢兢,国王李倧坐在次席,不敢直视李长风;
日本幕府使臣身着黑色羽织,眼神阴鸷;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吉利的商馆代表则交头接耳,惊叹于明军的军容。
“咚!咚!咚!”
三声炮响,全场肃静。
李长风缓缓抬手,军乐队奏响了大明版的《马赛曲》——改编自欧罗巴军乐,却更加雄浑激昂。
“阅兵,开始!”
火铳方阵——大明新军
在激昂的《掷弹兵进行曲》的鼓点下。
三千名火铳手踏着整齐的步伐入场,他们身着红色军装,肩扛最新式的燧发火铳,铳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