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红鲱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那之后,绑匪和人质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前者从此没再跟朱晋的家人联络过,后者也没在他的父母面前再出现过,就连朱晋的同班同学和好友,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忘记了他们中间曾经有过一个名叫朱晋的男生。
至于朱晋的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虽不敢在朱晋的父母面前多说什么,但众人都怀疑,朱晋多半已经凶多吉少了,不是被绑匪撕票了就是落入了人贩子的手里。
唯有朱晋的父母还一直坚信着,孩子一定还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活着,等着哪天可以有机会再回到父母的身边。
当年监控还没有像现在这般普及化,警方只能查到来自绑匪的那几通电话,都是通过公用电话拨打出来的。
也不知是绑匪警惕心够高还是纯属偶然,绑匪每次使用的并非是同一个公用电话亭,且电话亭都位于闹市区,所以这些电话亭里进出的人员并不少,无论是电话机上还是玻璃门上都布满了来自不同人员的指纹,很难以此确认绑匪的身份。
警方在调查这起绑架案的过程中,有位目击证人曾提供了一些勉强称得上是宝贵线索的信息。
这位目击证人表示,他原想进入电话亭打个电话,可当时电话亭内有人正在打电话,于是他就耐心地站在电话亭外等对方通完了电话再进去。
在等待的过程中,对方的其中一部分通话内容自然而然地飘入了他的耳中,他竟听到对方对电话另一头的人吐出“报警”、“准备好”这几个字眼。
目击证人起初并没有留意听对方的通话内容,可他无意间捕捉到的这些字眼却让他起了一丝疑心,“准备好”还好说,可普通人哪会在跟别人打电话时提到“报警”这两个字啊。
目击证人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电话亭中的那个人,可对方一直背对着他,整张脸被厚实的脊背遮着严严实实,目击证人正打算移动脚步,从电话亭的另一头细细观察对方的正脸时,对方却伸手将话筒搁下,直接推开玻璃门从电话亭内走了出来。
目击证人没来得及折回电话亭门口,只匆匆打量了一眼对方,对方就已微微低垂着头疾步离开了此处。
目击证人本来没打算报警,毕竟光听到“报警”二字却无其他关键线索就贸然报警,怎么看都有点像是儿戏。
谁知不久后,朱晋的绑架案就上了新闻,目击证人一看绑匪打其中一通电话给家属的时间与那人出现在电话亭的时间完全吻合,再联想到对方对着话筒说的“报警”等字眼,就赶紧向警方提供了这条线索。
警方根据目击证人碰巧听到的支离破碎的通话内容来推断,那人很可能就是绑匪,而他对电话另一头的人提到的“报警”和“准备好”,指的应该就是“不许报警”和“准备好赎金”。
负责此案的警员们得知这点后都异常兴奋,查了这么久总算是获取了一条重要线索,可在请求目击证人详细描述嫌疑人的长相特征时,目击证人却只能回忆起嫌疑人是个年纪40岁左右的男人,戴着黑帽,看不清楚嫌疑人的五官,只记得嫌疑人的身高目测175左右,不算胖也不算瘦。
没再能提供有关嫌疑人的更多信息,案件的调查工作再度陷入了瓶颈。
当年朱晋最要好的朋友就是陈文卿,绑架案过去了22年都没能找到丝毫的线索,但陈文卿前脚刚拍摄了一部以该起绑架案为蓝本的悬疑片,后脚他就被人杀害了,难道影片中有什么东西引发了杀机吗?
被如此一点醒,沈欣又连忙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发现网上有一段电影发布会的视频,上传视频的人还用了个挺耸人听闻的标题,暗指发布会上发生了一起轰动不小的突发事件。
她点开视频,起初发布会上还一切正常,门口处却突然传来了喧杂的吵闹声,紧接着有个女人不顾工作人员的阻拦冲进了场内。
当看清视频里那名女子的面孔时,沈欣顿时坐直了身体,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
闯入者不是别人,正是在陈文卿的追悼会上让陈导的父母吓得脸色发白的那位大婶。
闯入者分明就是冲着陈文卿来的,只见她表情狰狞地看着陈文卿,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愤恨:“朱晋明明还活着,你竟然在片子里把他给写死了!陈文卿,亏得你们俩以前还是朋友,你居然狠心诅咒他!你的良心呢,被狗吃了吗?你为了票房,连廉耻心都不要了吗?”
陈文卿好似被她打击到了,一时间愣在原地呆若木鸡。
闯入者见他没任何反应,又扭头冲着台下的记者义愤填膺道:“这个狗导演居心叵测,竟然昧着良心把自己好友的真实案件搬上了大屏幕。绑架案明明还没破,他却为了名利,把绑架案改编成人质被人撕票。那受害者可是他最好的朋友啊,他这么做,怎么对得起他的朋友!”
闯入者还想再当众痛斥陈导的恶劣行为,却被冲进场内的保安人员强行带走了。
突发事件马上被在场的工作人员搞定了,发布会照常进行下去,好似刚才的那一幕只是众人的幻觉。
其中一名记者开口问道:“陈导,当初是什么缘故让您决定拍摄这部影片呢?”
陈文卿拿起话筒一脸镇定地回答说:“我希望能通过这部作品让所有孩子都提高警惕,不仅是陌生人,还有周围的熟人,都不可随意轻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