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阿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鉴于这种情况,何文静制定的存款获利方式也很固定,那就是只能一年、两年或者三年这样存满固定期限才有利息,若是在此期间提前取出,那么则跟其他普通钱庄一样,还是只兑换本金,没有额外利息。
再就是监管。
由于古代统计账目的方式只能采用纸质账本,因此何文静便规定,凡记账,必要有一式两份,且均需加盖印记,包括百姓的存单。
然后就是每月一次的汇总审查,要求所有单栏后都要附上凭据,且总账数目与分账必须一致,所有不一致者,要么自己补上亏空,要么按照贪污受贿论处。
至于这些办事的人员,何文静也早就想好了,户部辖下的南、北档房本来就是专管档务和造册的,只要先抽调一人暂管就行。
而另外如司务厅、督摧所、当月处、监印处等,何文静也暂时拟定各抽调一人出来,而户部的缺就再有吏部选派官员过来。
这份计划书他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几经删改才算最终定稿。
不过这也不是最后宝泉局的定制,具体要选派哪些人担任何职,他写的做不了数,还是要看赵珩和其他大臣们怎么定。
最后经过朝堂上几日的争吵,结果也最终定了下来。
何文静提的官员中有部分被赵珩否决了,有部分被四位阁臣否决了,最后留下的大概有四成左右的人。
至于空缺,也由赵珩和大臣们商议后定下了。
何文静看着名单,猜测哪些人是桓帝的亲信,哪些人又是其余大臣的门生。
然后他就看见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鸿胪寺少卿郑启平。
因为在他的计划书中,何文静是写过宝泉局还会参与和临国的外交业务往来,因此有专职处理外事接待的鸿胪寺的人也不奇怪。
但是何文静很好奇郑启平到底是哪方的人。
桓帝?还是其他四位阁臣?可是他貌似跟浙省的布政使范名关系也不错,那范名又是哪一方的人
初秋的京城,天气已经逐渐寒冷。
城中不少百姓若无要事已很少上街闲逛,否则等那冷风往脖子里一灌,那便是半天也暖不回来。
可今天却不一样。
从永定门城门一路到钟鼓楼的长街上,此时已经挤挤挨挨的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这条长街是京城的轴线,整个皇城包括城内的所有建筑都是从此街往两边延伸,能在这条街上开设店铺的,一般都是非富即贵。
更别说在靠近皇城的那头还有不少高官贵戚的宅邸,可说寸土寸金。
而就在这条街中间最显眼的一处位置,一座三进的大宅此时正中门大开,大门左右两边各摆放了一个威武的石狮子,而中门的正上方则悬挂着一块缠了红绸的牌匾,上书三个烫金大字——“宝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