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8章 女帝万岁(18)【3 / 3】

宁昭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削骨,纹眉,开眼角,顺带帮汪玉成整了个下巴。

顾明棠点了汪玉成哑穴,让他三日之内开不了口。等到三日之后,就是他被抢去北狄的日子,即便开口,也再没有转圜的余地。

汪玉成此人善于钻营,靠着溜须拍马得到燕帝欢心,后来借着这点大肆排除异己,与燕帝一唱一和,截取了送往莫兰城的粮草,在江陵侯兵败之后,又带人指证江陵侯通敌叛国,将顾氏一族一网打尽,是个彻头彻尾的奸臣贼子。

事实上,通敌叛国导致莫兰城兵败的罪魁祸首不是江陵侯,而是他汪玉成本人。

兰姑下的是虎狼之药,府中众人大醉三日,等到清醒过来,改头换面的汪玉成已经换上了公主的衣服,带着帷帽出现在送嫁队伍之中。

北狄人被监守自盗的西北军放入城中,恰巧撞上公主出嫁的队伍,冲天的鼓乐声中,凶悍的北狄人劫走了公主,只留一地狼藉。

没有人知道,被劫走的新娘并非大燕长公主,而是城中的最高长官,西北督军汪玉成。

汪督军脾气不好,为人贪财好色,很少会有侍从往他跟前凑。直到几日之后,终于有人觉察出不对,进屋一看,就看见汪玉成的卧房中坐着个女人,浓妆艳抹,神色惊恐,而原本屋里的玉器瓷器都被砸得粉身碎骨,连个落脚之处都找不到。

而他曾经藏在地砖下,曾与外族人互通有无的信件都被翻了出来,不出三日,已经贴满了莫兰城的大街小巷。原来北狄人能够进城是汪玉成刻意放纵,原来他们的粮食有一半送到外族人手中,换成马匹和金银,进了汪玉成的私库。

就这样,汪玉成通敌的名声很快传播开来,一传十十传百,哪怕是不识字的百姓都要对此唾骂几句。

一片骂声之中,第一家带着云雾山标识、门口挂着玄凤旗的布坊开张了。

要在天寒地冻的莫兰城生存,真正要紧的物资只有两样,一是粮食,二是棉衣。边陲的确有棉花种植,但由于条件限制,数量不多,加上纺织技术不成熟,棉布的价格比粮价还要高上几倍,每年都有无数百姓冻死街头。

腊月初十,顾明棠一夜未眠,将手摇纺纱机的完整构造描在图纸上,紧接着便将飞梭的结构清晰勾勒而出,从外形,到内部结构,再到工作原理,顾明棠给兰姑讲得一清二楚。

山寨中识文断字的女子不多,兰姑是个知恩图报的性子,顾明棠便将此事交给她来办。

“这是改良过的纺纱机,一共有八十个纱锭,纺纱的效率能够比普通的织女提高几十倍,这个是飞梭,有了它,织布的时间大大降低,能够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和人力。”

“你带几个铁匠蒙眼带上山,将不同的零部件分别交给几个工匠来做,最后交给可靠的人来组装。山寨中女人不少,加上最近来投靠的人,先织出一批棉布,无需染色,放在布坊中售卖,染色的棉布价格提高一成,接下来再找人缝制棉衣棉被,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尽快把生意铺到莫兰城中去,不要辜负我的信任,能做到吗?”

兰姑点头应下,犹豫片刻,开口问道,“价格要与城中布价持平吗?”

“不,城中棉布已经卖到一贯钱一尺,百姓怎么买得起?”顾明棠轻笑一声,语气温柔而郑重,并不敷衍,“我们是土匪,不是下三滥,不能做丧良心的事。在上京,普通棉布一贯钱一匹,在河东要五百文,等到纺织技术成熟,棉布的成本还要降低一些,我们只卖一百文一匹,加上棉被棉衣,足够三口之家熬过这个冬天。”

兰姑听着听着,不知为何红了眼圈,对顾明棠深深一拜,而后退了下去。

顾氏布坊开得无声无息,牌匾不够华丽,也不是什么老字号,更没有人在门外揽客,一时间门可罗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