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章 第二章【2 / 5】

来自远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瓒年方十七,面容俊秀,言行得体,观之可亲,很快赢得二人好感。

“在下荆州王忠。”

“蓟州程文。”

两人表明身份,将杨瓒让于座中。寒暄几句之后,话题重回春闱之上。

谈话间,杨瓒秉持少说少错,沉默是金的原则,带着一双耳朵,留下一张嘴巴,或点头应声,或微笑以对,少有发表意见。

此举更得王、程两人好感,却引来李举人侧目。

看着安然端坐,神情温和的杨瓒,李举人面上未显,心中已翻了数个来回。

若早先异状可归于宿醉,现下又该如何解释?

不过短短三四个时辰,一个人的变化竟会这般大?亦或先前只是表面,如今方是真正性格?

果真如此,称得上是抱朴怀拙,心有九窍。

李举人抱定心思,谈话间很是留心,小心试探,与杨瓒交好的心思更增两分。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十年寒窗,为的是金榜题名,鱼跃龙门。一朝登科,或翰林院观政,或外放为官,无论在京还是外放,想立定跟脚,人脉极为重要。

同窗、同乡、同榜,两人独占其二,趁未发迹时相交,远比入朝为官后更显真心。

今番春闱,考官为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张元祯,及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杨廷和。

前者年逾古稀,且为人好古,朴实无华,在朝中颇有声望,却已近告老。后者未及耳顺,简在帝心,又为皇太子讲学,实权在握,若能得中贡士,拜为座师,必前途有望。

想到这里,李举人又摇了摇头。

以杨大学士之位,非是一甲及第,二甲传胪,恐入不得眼。凭己之才,二甲出身尚可期望,传胪却是想都别想,遑论状元榜眼探花。

座师九成靠不上,为日后考量,和同乡同榜拉关系便是重中之重。

王忠、程文均出自耕读世家,颇具才名,乡试名次靠前,值得一交。

为同两人结交,李举人实是费了一番心思。

现如今,杨瓒又有这番表现,李举人忽然觉得,自己白长了一双眼,明明宝山就在身边,却是视而不见。

“杨贤弟对此可有见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