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章 第七章醉仙楼【1 / 3】

宋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通玄院。

房内,柏周拆开信封,摊开信纸,大概浏览一遍。

科场舞弊案。副考官李尚民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罔顾圣上信任,私售考题以谋取高利,导致坊间流言四起、人心浮动,现移交大理寺审查。

只是李尚民与左相李宥节本是同族,且李尚民主持科考还是得益于左相的大力举荐。李尚民被关押后,左相就称病不朝,左相廉洁奉公了一辈子,为朝廷推举了不少高官重臣,就连大理寺中也有左相保举的人,以至于这案子到了大理寺便像是石沉大海,一点响声也没有。大理寺一直压着不审,实是在观望皇上和左相的态度。

此刻,左相不点头,没人敢提审他保举的人。不过,如今去江州巡查完毕的御史中丞赵士伦携妻女回城了。这个案子大理寺一直压着,皇上不是不知道,其实皇上也在等,等一个人,等一个朝廷两派里都不依附的中正之士,等他回朝,要他做这个主审官。

柏周也在等。

皇上要他主审不只是因为他为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最主要的是同他这几年凭借御史身份游走在江州、顺城、通州等地的原因一样--他是一名酷吏。

赵士伦前周时在刑部任职,刑部三百多种大大小小的刑罚他都烂熟于心。前周灭亡后他投附虞国,虞皇赐他御史中丞之职,命他参知政要,监察百官,江州等地的官员贪污腐败之风甚重,皇上这才外派赵士伦前去肃清整顿,这次回城赵士伦接上老家的妻女共赴金宣,准备在金宣城定居,在这里安享晚年。

三日后,鸿顺殿上。

虞皇上官嘉文高坐龙椅,俯视群臣。六名宫女手持幡扇,静侍一旁。

阶下赵士伦与崔将军之子崔梦笙一同拜见:“臣御史中丞赵士伦,臣副将崔梦笙,叩见陛下。”

“两位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

赵士伦高举册本于头顶,长跪道:“陛下,臣等幸不辱命,终于将江州、通州等地的吏治肃清毕矣,这里是臣记录的地方官员贪污公款的账目,请陛下查验。此次肃清吏治,臣发现一些地方官员和朝中某些大臣联手,层层剥削救济洪灾的公款,因其名册牵连甚广,真假难辨,臣不敢自专,故请陛下圣裁。”

郝公公碎步下阶,接过奏折,双手捧高于头顶,向陛下呈上。

“嗯,赵爱卿此行为国为民殚精竭虑、进尽忠言实在辛苦,朕知道爱卿舟车劳顿、身体疲乏,朕准你在家好好休养一段时间,过几日朕在迎风亭设宴亲自为爱卿接风洗尘,如何啊?”

赵士伦立刻下跪拜道:“陛下,老臣多谢陛下关怀。但是臣一介书生,功德不显,名望不张,所行所言皆是为了虞国的江山社稷,尽进忠职,恪尽职守,这是臣之本分,不敢劳烦陛下为臣设宴接风。”

“好,说得好。朕知道赵大人忠君爱国,宅心仁厚,是我虞国的栋梁砥柱。你整顿吏治有功,追回了被贪污的治河公款白银二十万两,朕心中欢喜正甚,你莫要推辞。三日后,朕和百官在宫中设宴为你接风。”

“老臣叩谢陛下。陛下洪福齐天,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齐呼。堂上一片祥和景象。

崔将军脸色低沉,既不随周遭大臣附和皇上对赵士伦的赞誉,也不作他言,心道:“此行小儿梦笙奉命同去同回,但皇上却只字未提小儿的功劳,只是一味地赞赏赵士伦,未免有些不公。那个赵士伦也是个不懂官场圆滑的人,当着陛下的面,竟然不曾提及梦笙的功劳,实在可恨。”

崔天阔心中愤懑不已,左手搭在右手腕处,眼底划过一抹阴狠。

群臣中有人出声道:“陛下,臣有事起奏。李尚民的科场舞弊,大理寺一直对外宣称事多堆积,一时没有合适人选,致使李尚民的案子悬置已久,不得结果。今日看见赵大人回朝,臣斗胆举荐赵大人担任科场舞弊案的主审官,赵大人曾在刑部任职,对庭审刑法是驾轻就熟,且赵大人刚正不阿,质直皓白,必然能将这个案子查个水落石出,让陛下心安。”

皇帝身子靠前,手肘拄在腿上,面有难色,沉思许久,道:“赵爱卿正直耿介,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赵爱卿风尘仆仆地刚刚回城,理当休养一段时间,毕竟臣子身体康泰也是国家和朕的福气,赵爱卿以为如何呢?”

赵士伦还未答话,那人又说道:“陛下圣明,只是做臣子的理应为陛下分忧,李尚民的事一日未解决,百姓和举子们的心中便对朝廷多一份猜疑,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若此事一推再推,民间的非议便会愈加深重,不利于江山社稷的稳固啊。”

赵士伦稽首道:“陛下,臣愿接手此案,为陛下分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