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二百九十五章:育才【2 / 4】

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一个学生提问,当堂的教师就笑着摇头。

“皇上是父亲的形容是一种广泛的身份,他不仅是你们的父亲,也是你们父亲的父亲,也可以是你们祖父的父亲,因为君父是天下所有人的父亲。”

“哇。”

这些孩子都颇为吃惊的惊叹一声,然后就是挠头。

“那站在皇上父亲的面前,是不是我跟我爹就属于兄弟了。”

课堂内,顿时一片哄堂大笑起来。

“贫嘴。”

讲师拿着戒尺走过去冷哼一声:“伸手。”

“哦。”

淘气的小子伸出手,顿时疼的委屈巴巴。

他觉着自己没猜错啊,既然皇上是所有人的父亲,那站在皇帝的角度上来看,不就都是平辈的孩子一视同仁了吗?

打闹嬉戏之余,这些孩子一天的功课过的便特别的快,也极其舒适。

一节课只有半个时辰,而后便是一刻钟的休息。等第三堂课结束后,便是半个时辰的吃饭和午休时间。

午休结束后,这些孩子会有半个时辰的体训课。

等到体训课结束又是一刻钟的休息,随后便要继续上课了。

半个时辰的功课一刻钟休息,最后再上最后一堂课就可以放学了。

一天下来,整好便是四个时辰。

五堂学习课、一堂体训课。

孩子们的读书生活舒适且充实。

而当一天的功课结束后,那么三堂课的讲师还会留下回家的功课作业。

自是简单的写下多少个字亦或将九九乘法表抄写一遍。

一如南京之学堂,在江西和浙江这些试点省份,大明的官办学堂也在火热的开办之中,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招生的‘标准’无法做到南京城那般的严格。

杭州府钱塘县。

这里有着钱塘江、有富春山居图,是杭州府的倚郭,当年,也是南宋的首都临安府脚下。

人杰地灵、文气鼎盛。

开春的钱塘褪了春潮,空气中还残留着大量淡淡的湿气,杭州多雨,经常一下就是半个月的时间,街头街尾的道路上都湿漉漉的,来往的儒衫学子都在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小心防备着可能会突如其来的风雨。

“哒哒哒。”

清脆的马蹄声响起,几名士子便扬起头,恰看到一骑疾驰,只是令人惊诧的,这黑色的高头马上,驭马的却只是一个小小的红衣稚童。

“呵,好家伙。”

这几个学子反不觉惊诧,显然是认识这马背上的孩子,纷纷出言赞叹:“红孩儿,骑黑马游街。”

这稚童拉住马缰,直视这些学子,还像模像样的拱手见礼,而后傲然到:“赤帝子,斩白蛇当道。”

“好!”

几个学子都鼓掌叫好,为这孩子的气魄喝彩,随后问道:“此去何处?”

“杭州学堂。”

“六岁稚童,何敢骑马驰道杭州?”

“冲龄甘罗,也敢高居秦国庙堂。”

几名学子见难不住这小小稚童,都纷纷让开路,恭敬目送此子离开,望着背影赞叹:“此子真人中龙凤,假日必为首辅,于家有福啊。”

“不得了,不得了。”

钱塘县往杭州最近,也有几十里的路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六岁稚童,便是骑马一头撞进了杭州府内,直把杭州童学堂的堂师唬的怔神,捏着名册看着眼前这个一本正经拴马的孩子。

“于谦?”

“学生见过恩师。”

小小孩童,有礼有节,到让这翰林学子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天纵英才,谓麒麟童。

“快快进来吧,还有一刻钟便要开堂授课了。”

跟其他的孩子不同,这叫于谦的孩子走进新颖的学堂中并未东张西望,十分稳重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直腰挺身,静静的翻看自己面前的那本《国学:一年》的书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