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老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自成跑去附近参观了汉光武帝陵。
刘秀大帝厉害!
他老婆也厉害,阴丽华。
明朝人李贽说她“手段不减武才人”。
然而刘秀大帝的黑点并不比任何一个开国皇帝少。甚至连他的嫡系亲信都看不下去了,宁可与“贼”为伍也不愿在“光武中兴”下享受荣华富贵。
成大事之人,不能再用简单的功过评价了。
李自成随后又跑了趟洛阳,不远,四十里地。
战国始有雒阳之名。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
秦朝五行学说盛行,始皇帝改为洛阳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因汉尚火德,复名雒阳曹魏以土行,“土得水而柔”,又改洛阳。
后来五德终始说不流行了,人们也就不玩弄“洛”字了。宋代就基本摒弃五德说了。所以把“清”代“明”说成水克火有些牵强附会。
到了大明天启皇帝,因为他叫朱由校嘛,要避讳,于是“凡从木旁加交字者,俱改为较字。”
例外是提督学校改成学较有些不妥,改学政。
这和洛阳有啥关系?
朱由校他爹叫朱常洛啊,儿子要尽孝,于是捎带手“凡从点水加各字者,俱改为雒字。”
洛阳又成了雒阳。正赶上明末,也没人当回事,后来继续洛阳。
“中州地半入藩府”,“田产子女尽入公室,民怨已极。”
“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
万历皇帝格外疼爱福王,差点让他接班当皇帝。
“国本之争”是万历朝最激烈最复杂的政斗,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高官十余人,另涉及朝堂及地方官员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先后被罢官、解职、发配。
当然,“国本之争”的深层次原因和万历他爷嘉靖弄的“大礼议”之争差不多,都是皇帝和文官集团的权力之争。
最后谁赢了?
万历皇帝输了福王输了崇祯他爹明光宗朱常洛输了文官集团输了。
全是输家。
最大的输家大明王朝。
党争内耗蛀空了帝国。甚至到南明小朝廷时也不吸取教训,继续内斗,结局就是彻彻底底的亡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