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老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不知道千多年前老祖宗们是如何发现的。
得了大粗脖,不能干重活。对象不好找,参军不合格。一代呆,二代傻,三代四代无根芽。
海带、紫菜等在海边是极贱之物,弄成干菜保质期也长,又轻省好运输,李自成就让王重新搞来一些。多少能预防下大脖子病。
吃完不正点的晌午饭,大顺军摘下旗号,急匆匆启程了。后面就要隐蔽行军了。
过了淇门再往东走就是河北大名府地界,卢象升地盘。
不过卢大人现在正忙着驱逐各路捣乱的农民军,等得知大顺军到来的消息,恐怕那时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主动找上门了。
再行三十里是滑县道口镇,商业重镇。李自成没敢大摇大摆进去吃道口烧鸡,低调的绕过滑县,又跑了十里地才在一个小村子扎营。
一日狂奔一百八十里,人困马乏。
如果附近有堪战的明军,李自成如此行军就是找死。
行军不是游山玩水,光赶路也不是全部,重要的是走到战场还要去砍人,对体力消耗是极大的。
后世那支铁脚板队伍“强行军”标准为日行100里。当然,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负重两昼夜强行军300里。
论耐力,人比马强。论精气神,人比马更强。
后世对作战时体能的要求相对并“不高”,能趴着打枪就够了。现在不行。
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意思是说,白天黑夜不休息地赶路,急行军百里去争利,只有十分之一的士兵能跟得上脚步,而且上中下三军主将可能会被敌方俘获
可见古代行军百里没问题,但行到地方就打仗是绝对不可以的。
李自成现在跟孙子那会儿差不多,强行军后他面对的局面可能是要挥舞着大刀片砍人,所以到达战场时必须要留有足够的作战体能。
所以,他带轻骑兵狂奔一百八十里几乎就是极限了。而且还不能天天如此。
所以,中国古代正常行军速度大多是一天走三四十里。带着后勤辎重肯定走的慢,而且吃饭、寻水、扎营等都要花费大量时间。
天慢慢黑了下来,一支骑兵队伍打破了温庄的平静生活,顿时鸡飞狗跳。
村里唯一的乞丐泪眼婆娑,“老天爷,你们终于来了。再耽误两天老子就要饿死在这里了。”
王小溪是大顺军先头派出的侦察兵,已经在温庄潜伏讨饭三天了。
温庄早前是宁山卫下辖的一个卫所屯田处,后来被潞王霸占,成了王庄。原来的军户现在全成了潞王的佃户。
大顺军一到,庄头赵老爷全家男女老少几十口人都被集合在大院里,瑟瑟发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