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0章 生辰【1 / 2】

绿豆汤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打从阿兄处知道,外界不曾得见赵烨的任何笔墨后,崔琬已完全将重心放在赵瀛、赵元溥和王湛的文集上。

由于赵元溥仍为朝中重臣,除了他当年那篇高中榜眼的文章外,市面上并不见其更多亲笔。然而赵瀛和王湛的作品却是卷帙浩繁,毕竟一位乃历经四朝的元老名臣,另一位则为享誉当代的儒学大家,要读完且琢磨透他们的文集,绝非易事。

几日来,崔琬可谓是一头扎进了书堆,有时连晚膳都没心思吃。为了提高效率,她依着作品出版时间从后往前读,先读赵瀛,后读王湛,打算摸清二人最新也是最成熟的论点。

正如她预料那般,赵瀛字里行间从不曾提及赵烨一句,不过直到读至嘉祐十一年,即赵烨出生那年,她却开始觉出些许不同的意味……

崔琬心神一振,立马改变策略,决定顺着作品的时间脉络从头梳理,不愿放过分毫与赵烨有关的蛛丝马迹。

在抽丝剥茧、前后勾连的过程中,一个关于赵烨的模糊轮廓在她心中渐渐生成。

世人虽皆知赵烨生于嘉祐十一年夏令时节,却不清楚具体月日。不过崔琬推断,赵烨应为嘉祐十一年闰六月间生人,若更具体些,则极可能是闰六月十八。

嘉祐十一年七月初一,首辅赵瀛与另外三位阁老偕翰林院众官员在内阁赏花,这是近三十年来最为盛大的一次玉堂赏花活动。不同于过去多以荷花或凤仙花为主题,此次十余位官员皆以榴花为咏,而四位阁老更是共同写下《榴花联句》四首。

崔琬细读后发现,这四首诗中每首的前三句都极显雍容尊贵之态,而一到赵瀛所作的第四句便立时转为谦勉,其中似含隐情。

因榴花寓意人丁兴旺、多子多福,她据此猜测,这次的玉堂赏花恐怕乃是专为庆祝江左赵家添丁,而这一年里赵家最重要的事正是嫡长孙赵烨的降生。

如此一来,赵烨应出生于当年七月之前。

另外,赵瀛在同年所写的《闰六月二十七日和甫望兄诗》中,有“昨日闻兄高寄语,今夕对月得纵游”,及“愿君嘉德有后继,令使万物生辉光”两句,虽看似寻常之语,然而若是联系“甫望兄”和“闰六月二十七日”这个时间点,则变得极为特殊。

“甫望”乃萧沅阳的字,此人正是赵烨的外祖父,大周另一顶级世家东海兰陵萧氏的家主。几十年来,赵瀛与萧沅阳书信往来频繁,赵瀛文集中就收录了与萧沅阳有关的一百四十二首诗。在这百余首诗中,崔琬发现一处极有意思的地方。

京城与兰陵之间相距约1200里,按照普通公文的传递速度,信件约12日方能从京城送达兰陵,来回一趟则需24日。然而赵瀛与萧沅阳在嘉祐九年的一次诗文相和表明,赵、萧两家一次书信往来只用花8日。

所以,根据赵瀛诗中所言的“昨日”及“闰六月二十七日”可知,当萧氏在京城诞下赵烨的消息传至兰陵,再有萧沅阳从兰陵赋诗一首寄到京城,这中间至少相距八天,因此,赵烨极有可能出生于闰六月十八日前后。

一旦认为赵烨生辰为闰六月十八,那么不论是赵瀛文集还是王湛文集,里面原先看似不起眼之处就会瞬间变得另有深意。

比如,闰六月多是间隔十九年出现一次,自嘉祐十一年后,闰六月再次出现是在嘉祐三十年,这一年赵烨十九岁,而赵瀛恰好在该年写下《闰六月十八日寄甫望兄》一诗。

又如,嘉祐十七年六月十八日,王湛在临江明善书院的泗溪湖边称觞聚会,引得天下名士远赴千里而来,会后辑成《泗溪诗文集》,而这一天不仅是赵烨成为王湛学生刚满两年之日,也是赵烨的六岁生辰。

再如,王湛一生真正的学生仅有赵烨一人,不过私淑弟子却是遍布天下,在王湛的交游圈中,有八人常常出现在他文集里,嘉祐三年的探花郎叶宗行便是其中一位。嘉祐十九年六月十八日,已为礼部右侍郎的叶宗行写信给王湛,言“每忆公子之敏思,顿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叹”,王湛对此戏谑回到:

“弟勇甚,不需余宽怀半分。另,瑜亮之喻欠妥,人神之隔方合。”

静心堂内,崔琬读到这儿时险些笑出声。

王老爷子的话虽诙谐却伤人,对方见信后还不得大口呕血?而叶宗行信中所提的“公子”极有可能就是赵烨吧,王湛一生无儿无女,所以能被称为公子的人恐怕只有他,而那一年的赵烨不过八岁而已。

崔琬真是好奇,幼时的他到底说了什么话,竟会令帝国精英中的精英有这般感叹。

不知为何,胸腔中不觉浮动着一缕极浅极淡的惆怅,她合上书闭眼休息会儿,只是没过多久又记起今早该轮到霍彦明来静心堂讲学,心底顿时生了些说不出的烦闷。

这几日似乎一直有人在跟踪她,瞧着像是霍彦明身边的低级署官。那伪君子真是愈发大胆了,不知又在玩什么鬼把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