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3章 某子【1 / 3】

绿豆汤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崔琬之所以有此推断,原因有二。

其一,赵烨与“某子”年龄相同。从所记之文来看,“七岁”到“去岁”之间相隔十年,彼时王湛写下这段话时,“某子”正是十八岁。此条评注写于嘉祐二十九年六月十八,而赵烨恰恰生于嘉祐十一年闰六月十八,年龄刚好与“某子”相合。

此外,由于闰六月多间隔十九年出现一次,因此出生在闰六月之人,一般会于每年的六月过生。所以王湛特意选在六月十八写下这条评注,恐怕也暗含了为爱徒庆生之意。

其二,更为巧合的是,王湛虽然没有提及“某子”与他的关系,但是文中其实已有暗示。

“亦步亦趋”乃是用典,指的是颜回事事效仿他的老师孔子这一典故。

文中,“某子”用“亦步亦趋”极为巧妙地回答了王湛“十年不变”的诘问,实则褒扬了王湛数十年如一日志于心学而不改。此句出自“某子”之口,便间接地提示了一点,即,王湛与“某子”恰为师生关系。

根据这两点,崔琬得以推断,“某子”即为赵烨。

于是王湛的这段话就透露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由“我”所引发的自省,乃是赵烨的识人处世之道。

由“我”出发,便能见“我”之生成的特殊性,亦能辨“我”与“人”为何有所差异,故而有包容差异的可能,此所谓由“分别”生“合和”。

所以当看到试卷上“所学为何”四字时,她立刻意识到,此题出处中的“为己”与某子所言的“无我”,实际上刚好两相对应!这进一步印证了她先前的猜想!

也正因此,为了将自己塑造为一个极具自省意识的学生,她确实经历了一番搜肠刮肚的自我反思,而这一过程无异于抽筋剥骨。

只希望这出“苦肉计”能够奏效……崔琬支颐想着,嘴角已不自觉轻轻上扬。

其实当知道赵烨年仅七岁就有了那番见解的时候,她一时惊愕无言,第一次对“人外有人”这句话有了实实在在的体会。

恐怕,这就是当年叶宗行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缘由吧?如此一来,外界关于他的种种传言都是真的,极有可能的是,他比传言中还要令人望尘莫及。

意识到这一点后,一种无可名状的惆怅萦绕在她心头,与此同时却也迅速涌起无尽的兴奋。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跟随强者,她才能变得更强。

崔琬不禁暗暗期待着,当赵烨批改她的答卷时,他,究竟会作何反应。

~~~~~~~

昏暗湿冷的地牢中,一个男子满身血污,正匍匐在冰冷的地面上喘着粗气。

“吱呀——”地牢之门被打开,一人走了进来。

“大人。”负责审讯的两人迅速起身顿首。

地牢侧壁上方开有一窗,一束光线投在来人身上,他眉眼深深,俊美容貌在光柱和幽暗间若隐若现。

“说了多少?”来人名叫晋臣,他凝视着地上之人出声问到。

未等审讯人回答,那个受刑男子阴恻而笑,引起一串咳嗽,过了好一会儿才吃力说到:“别白费力气了……”

喘了口气,男子直直盯着着眼前的黑靴,讥笑出声:“世人皆言,江左赵家光明磊落,以天下为己任,我看未必……这私底下的刑罚,可真是……花样百出,令人,闻所未闻呐!哈哈,天下人可知,所谓的肱骨之臣,呵,并不比益王良善干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