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汤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心下不禁叹息,自己对郑琅似乎有种天然的亲近,读着他的文字时,竟能真切感受到他的悲伤,就仿佛自己也曾遭遇过一样。
在郑琅身上,她隐约瞧见了外祖父和父亲的影子。他们三人各自成为了郑、卢、崔这三大世家走向衰落的缩影,只不过时间上有远近之别,郑家几近覆灭,而卢、崔两家也隐没于地方。
但是,家族的昔日故事和礼仪风度却被极力保留下来,固执期待着代代相传。
当她今日直面雒阳郑氏无可挽回的衰败宿命之时,崔琬突然明悟了父亲。
父亲常以文墨自娱,宁静淡然,但她却时常能感知到他在不经意处的神伤,也于偶然间得见他的随笔漫谈,曾为一句“寂寥而莫我知也”心惊不已。
此时她已明白,父亲的哀伤不仅仅是因科举落榜而失意,他还在不断怀疑与自问着“我到底是谁”,反复追忆博陵崔氏的历史盛名,承受家学渐已失落的感伤和愧疚,死亡于他则成了一种解脱……
对此,她既无可奈何,又茫然失措。她究竟能做些什么呢?极有可能的是,什么也改变不了。
突然,马车停下,车厢外孟夏叩门,洛水到了。
众人在洛水边站定。临近傍晚,粼粼洛水映着漫天霞光,行人只觉水天相接,天地连成一片。
对岸,雒阳古城高垣厚墙,气势雄伟,这座历经了十三朝的古都,目睹千年间的风云变幻,静默不语。
“咚——咚——咚——”
远处佛寺传来了阵阵钟声,浑厚肃穆,声声入耳,似能将世人心中的执念一一击破。
四月初八,佛诞节。正是今日。
崔琬恍然。此刻听闻钟声,心也随之平和安定,她闭眼静静感受着江风吹拂。
蓦地,赵烨淡淡出声:“八百年前,曹子建在洛水边作《洛神赋》,‘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他的声音清醇,语意闲适,总有一种处变不惊。
洛水轻缓流淌,众人也开始想起了辞赋中那位翩若惊鸿的河洛神女。
又听赵烨继续道:“如今听这佛寺钟声,你们中谁能以佛谒来一解此苦?”
高玠三人相互看了看对方,彼此并不熟悉佛经。
“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恩爱和合者,必归于别离。诸行法如是,不应生忧恼。”崔琬轻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