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歩迭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明十八年,大旱。
开春后,只下了一场雨,稀稀拉拉的地皮都还没打湿就结束了。
往后数的几个月下雨的次数更是廖廖无几,由于干旱所致,秋天庄稼几乎颗粒无收。
入冬后,卖儿卖女的人家越发多了起来,价钱也更加便宜,一个小孩子几文钱甚至不要钱。为人父母的强忍着眼泪也要送子女离开,这一刻也只为了这个冬天孩子能有口饭吃。
气候的反常通常来说并不会只表现在一两季,经过了夏秋的缺水炎热,到了冬天人们希冀中的暖冬并没有到来,呼呼的北风比往年更加寒冷。
林家村地处黄土高原,本来就是看天吃饭的地界儿。好年景或许能有些许余粮,可这荒年一来差不多就是直接断了活路。
因此,逃离故土的人越来越多,为的是全家不冻死、饿死在这窑洞里。
路引这类东西想都不要想,当地的官老爷哪敢明目张胆放一批饥民出去乱跑,给贵人和自己添乱,所以人们只能连夜出逃般地出行。
张阿秀和刘二狗跟随家人也在逃荒之列。
当时更多的人是往南边小地方跑,这导致南边沿路盘查会更加严格,被抓到了就是流民,流民的下场更是惨淡。所以张刘两家大家长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决定带着老弱妇孺反其道而行——去京城。
这次出行虽然做了最好计划,人人心里也有着最坏的打算,但这一路上也没保得下几个人。张阿秀和刘二狗看着看爹娘亲族逐个倒下,倒在了寒冷,饥饿和疾病肆虐的路途中。
饥饿和疾病让从前最天真烂漫的小妹,从还算圆润瘦到只剩皮包骨,又变成一堆白骨,最后化作一抔黃土留在了路上。
偌大的队伍最后就剩张阿秀和刘二狗,一路的生死离别磨平了他俩希望和信念,只剩下木然前行。
历经漫长的两个多月,逃荒的一行人终于在一个落日前抵达了京郊,混在逃荒人群中的张阿秀和刘二狗,在远远望见城墙时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可走近后才发现迎接他们的是紧闭的城门和持械兵士。
百十来个饥民,哪敢对上身披盔甲腰间佩刀的士兵?一路上所经历的痛苦,心中的那些绝望在这一刻化作了更大的绝望。
在这厚重庄严的城墙外,能怪谁?也只能怪老天爷不给人活路。
一路走来,谣传的那位吃万民供奉的圣人,早已醉倒在后宫三千佳丽的温柔乡中,多年不管朝政。天生为贵人的皇子皇孙们们为了那皇位,个个你争我夺拉拢朝臣。朝臣们,只顾一心敛财扶持身后家族亲人。
如今看来,所谓谣传,八成是真的。
看到眼前的情形,人群中能行能动的又继续出发,看方向,大概还是要往南方去。剩下的,既没了粮食又没了力气的人只能认命,蜷缩在城外的小树林中。
天寒地冻,能挨一天是一天。
挨到傍晚,林子前来了一溜儿小牛车,车子在林子边缘停了下来,侍卫伴着一些宫中伺候的宫女太监从牛车上下来,说圣人心痛子民们要遭此疾苦,要来挑选一批进宫伺候的小宫人。
好看点的女孩子做了宫婢,机灵耐看的男孩子为了一口果腹之物也不得不去做太监。
被选中的五体投地跪谢大恩,落选的心如死灰再也没了办法,只能伏在地上呜咽起来,没准下一刻就便宜了那乱葬岗中的野狗秃鹰。
张阿秀与刘二狗从前就是十里八村的俊俏小郎君,现在自然也属于是幸运的那些人。
挑人一直进行到太阳西落,天黑一分,寒风就更凛冽一分,吹在人身上飒飒作响,不知道是衣服磕着骨头,还是骨头骨头硌着衣服。寒风中有人唱,"天上升起的太阳明晃晃,地里长出的白骨阴森森。祖宗啊,你莫怪,儿郎去了式切了根,赚得吃食飨家人。"声渐呜咽无人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