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寒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黄娘:“……”
——————————————
就在沧海城最中心,最宽阔、最整齐的那条街道上,这日一直在搭建一座高台。
有城里的百姓见了,心中便难免好奇——为什?要在街心正中搭这?一座台子啊?
是要跳大傩?是要办什?事?或者是要请神祭天吗?
这?一座台子,正正好好地摆在最最宽阔的街道正中,大家走路的时候都要让开。还有平日里驾车从大道上过的,最近都要进偏街绕上一绕了。
大家窃窃私语了好一阵,也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来,便有个妇人上前去和匠人们搭近乎。
“你们这个大台子,建起来是做什?用的啊?以后就一直都搁在这儿放着了?”
“城主府让建的。”匠人闷声闷气地说:“据说过日新城主亲自登台。还有,这台子用过以后要拆的。”
那妇人家中的汉子是做拉车跑角的,听到这台子以后还要拆,登时就放下了一半的心。
“这?好一个台子,建起来还要拆,怪不得人家是城主,我们跑活儿种地呢。人家这个讲究的哦。”
和她关心台子拆不拆不同,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新城主要来”这个字上。
新城主要上台子吗?她要做什??
有人说,城主是要祭天。
可很快就有人反驳:城外早就有熟的祭台啊。祭天的祭台怎么能这?简陋。
又有人说,城主是要请大傩。
随即便有人连连摇头:不对不对,现在可不是请大傩的时令啊。
刚刚经历过闭城之难的沧海城,如今对消息极为渴求。因此这个传言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像是长了腿一样,传遍了城中大街小巷。
特别是,那些走街串巷的叫花子们,唱着莲花落和数来宝之外,也会搭上两句家常。
不经意间,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这件事吸引,街头巷尾,对那个台子的用途议论纷纷。
家里的小孩回去问父母,妇人回去问丈夫,一家子在饭桌上讨论这件事,最后都只能辨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果。
没办法,历来的城主都没做过类似的事。
无论是据家?的爷爷回忆,还是爷爷记忆?的爷爷口述,都说新城主上任以后,不外乎布告、改税、把?长叫去府?认个人头这件事。
城主们出行有车马,往来皆名门。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一辈子都没见过任何一个城主一面,那才是常事。
大家做活儿谈天时互相笑?,没几个人觉得新任城主真会上那座台子,还让他们所有人都能看见。
那可是城主!据说是原城主的关门弟子,而且继任第一日就打?了风海城。
这样一位一听就知道脾气不好的大人,怎么会出现在众目睽睽之?呢?
然而还不到两天,就在关于那座台子的猜测充分地在街头巷尾流传之后,小吏、差役、还有?长就去挨家挨户地下了通知:明日上午的辰巳之交,他们的新任城主会登台演讲,他们若是愿意,随时随刻都可以去看。
地点,就在那座大家议论许久的新搭高台上。
————————————
对于叶争流的这个决定,黄娘一始还不太理解,并且为之十分惊诧。
不过,她虽然没能理解,却不妨碍她按照叶争流的吩咐完美执行了一切。
无论以搭建台子的方式传播消息、还是提前做好疏散人群、防止踩踏的预防管理,以及叶争流最强调的,征调了足足?十个卡者日夜不休地加急赶出的东西……
在做好了这些准备以后,黄娘觉得,自己隐约察觉到叶争流要做什?了。
私??,她曾和这位往日里并不太熟悉的师妹坦诚道:
“出海的渔?最怕海啸。往往在一盏茶之前,大海仍旧风平浪静,然而一盏茶之后,便骤然巨浪掀起、风云变色,船只在龙卷中翻覆,渔?都葬身鱼腹……只有经验最老到的渔夫,才能通过海里鱼儿不同寻常的行动轨迹,判断出大难将至。”
叶争流饶有兴趣地问道:“师姐是想说,你是经验老道的渔夫么?”
黄娘缓缓摇头。
她说:“我是那尾感受到水流变化的鱼。”
旁人听了这个消息,都以为叶争流肖似其师,袭继了解凤惜一脉相承的玩世不恭。
只有黄娘,这个一连经历过两位城主,并且有幸被两位城主都引为心腹的女人。
她清晰地感觉到,在这位叶师妹年少的表皮之?,隐藏着的是和师父解凤惜截然不同的东西。
…………
辰巳之交,叶争流准时走上了那座布置好的高台。
高台事先已由红绢铺就,台后竖起一块宽阔的背景板,上书“沧海城主继任及沧海烈士祭礼”个大字。
大多数的百姓是看不懂这行字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从中感觉到浓烈的仪式感。
相较于前任城主,叶争流的衣衫不算繁复华贵,不过大气得体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