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盏扶头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顾采薇很将徒弟的事情放在心上。
柳庭璋像是爆发一般给夫子写下很多字,事情本身与烦乱心绪犬牙交杂着。
他不愿意忤逆娘亲难得的坚持,因为事涉生父和改姓两重关节,他又没法子对继父秦秀才去询问去求助,因此陷入报名不成的僵局。
无奈之下,他甚至对夫子丧气地写到,只怕自己与务丰二十五年的会试无缘了,希冀待到三年后的礼部核验能够宽松些,自己才能上京赶考。
顾采薇看着满篇龙飞凤舞、一气呵成的字迹,顾不得细究徒弟愤懑之下有些颠三倒四的叙述、个别用词不谨等问题,只觉得心口泛起一丝微微涟漪,像是被丝线缠绕住那样的揪疼。
她自认为是对读书好苗子卡在报名关口的惋惜。
柳庭璋提到,他方才知晓自己生父曾任本地县令,离任后杳无音信。
凭她一介郡主来找个官场中人,至少比徒弟去找容易得多。顾采薇未加思索便在纸上承诺,她负责找寻当年的柳县令,看看能不能帮柳庭璋改户到生父名下,以备科考,并软言软语劝慰柳庭璋静待下文,安心读书为要。
如何找寻呢?顾采薇首先想到求助于国子监的老师们,这些是她近期日日接触的人。
话说自从梦别三哥、见过二哥和柳庭璋以后,顾采薇心绪和行为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她想要为自己好好活这一世,追寻教书育人的本心,将来开办书院广纳良才。
为此,顾采薇凭借着多年前皇伯伯信口说过的承诺,朝九晚五去国子监读书求学,日日如此,以备将来。
诚王太妃乐见其成,相当鼓励女儿与适龄的达官贵人家子弟做同窗,她的着眼点自然不是学问,而是女儿的婚事。
从中秋前回京到此时初冬十一月,顾采薇已经坚持上课三月有余。之前她只是偶尔来国子监借阅书籍资料,对于任教老师总是看不太上,嫌他们迂腐可笑、言语古板,又对于儒家经义囫囵吞枣、半通不通。
但是如今想到这些官员都是科举出身,好歹粗通法家学说,顾采薇到底拿出几分敬意,有了尊师重道的架势。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老师们一开始并不愿意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但是顾采薇用功之处远超纨绔同窗,毕竟她不是来混日子、不是来镀金的。老师们看在眼里,渐渐对幼薇郡主从敬而远之、表面敷衍暗地冷落,转化成认真教学,个比个地要倾囊相授。
顾采薇好像回到了前世在高中、大学师友相伴的时候,越来越如鱼得水,不断吸取营养,按照母妃、大嫂的话,就是薇薇越发鲜活灵动了。
至于顾传、顾采蓟,在他们眼中,妹妹一向是最好的。顾采蓟又忙于御林军务,见顾采薇等家人越发少了,没怎么发现妹妹变化。
虽然国子监现任老师们比不上赋闲在家的柳祭酒,但也有优点长处值得去学习,师生相处日益融洽。因此柳庭璋之事,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这些老师们,顾采薇试探着问了。
老师们说,要查多年前某县是谁去任了职,只能找吏部翻阅档案。他们都是关在书斋里的一群呆子,平常不与别的部门打交道,吏部不会理睬这般请托,因此他们对郡主爱莫能助,倒是告老的柳祭酒能有这般颜面打听出来。
顾采薇也不识得吏部官员,但是不知为何,虽然她依旧每半月到柳府拜访,求教学问、问候老师,此事却不想惊动柳老。
这时她想起了礼部程侍郎,一直惦记着郡主赠糕之谊的那位官员。
程侍郎是靠着郑国公才升迁上来的,可以说与二皇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过善于明哲保身,行事谨慎小心,在皇上眼中不算二皇子党罢了。
幼薇郡主有事请托到自己头上,程侍郎格外开心,一口应下。当年他还在宦海沉浮、碌碌无为时,没有背景更没有攀上郑国公,到处受冷遇,那日因为陌不相识的少年郡主赠萝卜糕而温暖了心肠,再燃斗志,好歹如今混出个模样。
他一直向诚王一系释放善意,顾采薇也是领情的,这才托付程侍郎打听,再三道谢。
程侍郎作为礼部二把手,到吏部打听个不痛不痒的旧事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他很快将当年柳县令的履历拿到了幼薇郡主面前。
幼薇郡主平易近人,以礼相待。
程侍郎听着少女甜美道谢声,也敢调侃几句:“听闻郡主是原先柳祭酒的得意门徒,怎么倒找下官打听起柳老的次子来了?说起这位曾经的柳县令,倒是当年京城的传奇人物,从云州息县回来没多久,就抛家舍业去出家云游了,下官当年也听过几耳朵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