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默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谁?”
“桑、弘、羊。”霍显把嘴凑到霍光耳边一字一字说出。
“哎呀,我的小宝贝,你真是又漂亮又聪明!”霍光抱着霍显,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
桑弘羊虽然不是他的朋友,但已任掌管生产军粮等事的治粟都尉,代行大农令,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等事,主管盐铁专营,也就是负责全国财政经济工作,是朝中重要的实力派人物。
本年,为了配合盐铁专营和均输在全国普遍推行,桑弘羊创立了“平准”这一项新的财经措施,在京城设立一个隶属于大司农的名叫平准的专门机构,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当某种商品过分涨价时,就以平价向市场抛售,使其物价下降;反之,如果某种商品价格过低,就大量买进,促使物价回升,防止富商大贾从中谋取巨利。平准与均输相辅相成,成为控制市场、平抑物价政策的两个不同侧面。平准要靠均输来提供货源,均输征收或收购的物资,运往京城后也要通过平准出售。就在同年桑弘羊出任由大农令改名的大司农后,奏请武帝批准,大力推行纳粟拜爵、补官及其赎罪政策,进一步扩大了纳粟补官的范围,不再限于官吏,也允许普通百姓出钱买官。
这些措施增加了财政收入,特别是增加了国家粮库的储存,仅仅一年国家粮库就堆满了粮食。武帝非常满意,特别给桑弘羊赐爵为左庶长,黄金二百斤。他从此独掌财权二十多年,为武帝的文治武功出谋划策、提供物资支持。
“大人找过丞相吗?”霍显又问道。
“只要桑弘羊说了的事,就不必找丞相了。”霍光松开霍显说。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的秋天,丞相赵周被控告明知列侯所献黄金不足却不上报,被捕下狱而自杀身亡,御史大夫石庆任命为丞相。当时,对外南边征讨南越、东越,东边攻打朝鲜,北边驱逐匈奴,西边讨伐大宛;对内武帝忙着鼓励礼乐、修复古庙、巡查全国、游玩名山、祭祀天地,结果弄得国库又空虚了。桑弘羊开辟财源,廷尉王温舒推行严苛法律,左内史儿宽推行文学,这“三驾马车”掌握朝中实权。因此,忠厚谨慎的丞相石庆成了摆设,朝中的大事完全不由他来决定。
第二天一散朝会,霍光连忙去找桑弘羊。他多次伴随武帝出巡,深知泰山封禅,衣食住行、修路搭桥、建观立祠,一行下来将要耗费巨大钱财。制定封禅礼仪,没有桑弘羊的参与肯定不行。
霍光与桑弘羊、司马迁、金日磾、上官桀、李陵几个人在一起挖空心思、费尽心机,终于制定出封禅礼仪,还包括出行日程安排和费用开支核算。特别是司马迁在他父亲司马谈指导下,既引经据典又不拘于经典,贡献了不少创新性点子。
为了保险,霍光把制定的封禅礼仪又送去请精通经学和历法、且善文辞的儿宽审阅。
集体智慧形成的封禅礼仪,走完应该走的程序,霍光最后呈报给武帝,一次性通过,还高兴地称赞他们几人为栋梁之才。
听到武帝赞扬,霍光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不由暗自松了口气。
二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通往缑氏城的驿道上,旌旗飘飘,乐声阵阵,两、三百名“骑吹鼓员”轮流演奏出行音乐,十八万人马护驾着武帝出巡封禅。
朝中大臣,太子刘据、大将军卫青、丞相石庆等人留在京城,其余全部跟随武帝出巡封禅。望着浩浩荡荡的队伍,骑马跟随在武帝乘坐的安车后面的霍光,心里一阵舒坦。
霍光想到封禅礼仪的形成,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可一想到快要到缑氏城了,心里又沉了下来。
因为几个月前,派到太室山迎候神仙的公孙卿报告在缑氏城看到仙人留迹,霍光陪武帝曾来过这里,来了之后,什么鬼迹都没看到。
“你不会是学少翁、栾大吗?”武帝严厉问道。
公孙卿镇静地回答:“皇上,求神之事急不得,应当耐心地长期等候。”
不知这次公孙卿又要怎样糊弄皇上,耍什么幺蛾子,又将劳民伤财。霍光心里感到一阵抑伤。
果不出霍光所料。
缑氏城中岳太室山上,武帝在几个近侍要臣的陪同下正在举行祭祀。突然,
跪在武帝后面的公孙卿大声说道:“啊!皇上,您听,山中有呼喊万岁的声音!”
一听有呼喊万岁的声音,武帝马上起身伸直脑袋倾听,隐约感到好像是有,随后向跪在地上的人问道:“众爱卿你们听到了吗?”
跪在地上的近侍要臣无人发声。
“皇上,下臣听到了。”官任直指绣衣使者江充伸直脑袋大声说道。
直指绣衣使者是汉代受皇帝派遣,奉行捕盗、治狱等特殊使命的吏员。平时主要负责京师治安、督捕三辅境内的盗贼、监察官员和王公贵戚的违制行为;还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出巡中可以诛杀各地官员。
江充是西汉赵国邯郸人,本出身于市井无赖。他有个貌美性妖又善操琴歌舞的妹妹,便将妹妹嫁给武帝的异母兄赵王刘彭祖的长子赵太子刘丹,从而成为赵王的座上客。后又与赵太子发生龌龊,即入长安举报太子丹有种种不法事情。
武帝劾治刘姓诸王及家属极严,根据江充举报,赵太子刘丹获罪死在狱中。武帝见他身材魁梧,容貌英俊,穿的服饰轻细靡丽,谈吐也很出色,便任命他以谒者的官职出使匈奴。归后得到重用,委任他担任直指绣衣使者。
“你们听到了吗?” 武帝向其他人问道。
“听到了。”
“听到了。”
这时大家相继回答。
“臣我也听到了。”司马迁在霍光扯了他衣服最后说道。司马迁根本就没听到,也没心思听。因为他父亲司马谈因病留滞在途中,心里极为挂念。
“好!”武帝说道,“就在此山再修建一个祠,把山下的三百户划为封邑,名字就叫‘崇高’,这三百户除了供奉祭祀,免除其他的赋税和劳役。”
“遵旨。”祠官和缑氏县令答道。
“还有,禁止砍伐太室山上的树木,违令者斩。”武帝指着眼前的树林说道。
“是。”缑氏县令连忙点头。
大家都说听到“万岁”声,令武帝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大手一挥,“下山,到泰山去。”
大队人马立即向泰山奔去。
“叔,您真听到‘万岁’声了吗?”霍嬗边走边向霍光低声问道。
霍光看了看前后,低声回答:“这还不是公孙卿搞的鬼,我想恐怕是弄些方士藏在山中喊的。”霍光朝前看了看武帝的安车说,“此事不要再说,你也不要经常走在我旁边,知道吗?”
“侄儿明白。”霍嬗勒马立住。
行至泰山后,武帝刚刚用完晚饭,正与儿宽、霍光、司马迁、东方朔等人
谈论以前的帝王来泰山封禅的传说,公孙卿前来说道:“皇上,臣有喜事奏报。”
“又有喜事?”
“我的师弟传信说,海边有神仙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