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待坐定,冯敬又再拜,阿娇问,“您是雁门郡太守,又是手握兵权的武将,远在边关,怎会受文臣桎梏,可是他们管着钱粮,压得大家动弹不得?”
冯敬惭愧,“公主慧眼,军粮层层盘剥,到雁门关十之五六,雁门士族豪绅相互牵扯关联,徐家虽是在紫寺,他家姻亲好友却在原平,五台两处,专管粮草调度,每月迟缓几日,军将们多受掣肘,并不好与他们起冲突。”
长途运调粮草,通常车马劳顿费时费力,碰上雨天,粮食又容易发霉,雁门关基本上半数军粮都是就地赋税抵扣,名义上朝廷调拨了这么多,实际到手的,也不知几何了。
雁门郡出了名的穷,各类由头都有,搜栗官们说实在收不上来,将官们也没办法。
阿娇左右现在手里有这么多,剩下还在路上那些,走的她堂叔代王刘登的地盘,过曲阳,、灵丘,再往代县,徐金拦不到她,也不敢拦她。
阿娇想了想,便道,“现在雁门粮仓里堆着二十万石粮食,足够三万卫戍兵吃上小半年,另外还有粮食从晋阳来,这粮食原也是太子备下做雁门关守边用的,正如徐长吏说的,多事之秋,要谨慎,却不是不站而降,而是竭力而战,战必胜,这是太子和陛下给守军们吃的定心丸。”
“不必理会那徐金,如若有人闹事,不听你调令,便派兵把人抓起来,该怎么处置,按大汉律法来,太子让我带了一百五十人来,皆是识文断字文书双全的世家子弟,有的是人来做官,不必有后顾之忧。”
冯敬听完,几乎立时通红了眼眶,拜了又拜,“老臣替雁门关的将士们谢过太子殿下,谢过公主殿下。”
说完憋红了脸,问道,“公主打算把粮食放在哪里?”
那徐金倒真是说对了一件事,她带着这么些粮食来,想藏也难藏,确实惹眼,这样青黄不接的档口,匈奴人不来抢她,都说不过去。
阿娇思忖,“运到军中粮草营存放罢。”
恰好卫兵来报中尉大人到,阿娇便让他进来了。
郅都与冯敬商量过,定下了一计,午间,临走郅都提醒阿娇,“公主算是劫了徐金几人的财路,寻常仔细当心,用可信之人,有事差人来兵营告知于我。”
阿娇都应了,回去便将修城墙的薪资翻了一倍,每人每日从日出做活到日落,可以领到两斤粮食,这几乎是一家三口一整日的口粮了。
从此陶七公主就有了富豪公主的名声,街上小儿甚至还编了儿歌,大概意思就是,雁门关来了个活神仙,有钱有粮,跟着富豪公主有饭吃。
宁仪担心树大招风,阿娇每日却只泡在神机营的工坊里,和老师父一起研究千钧弩。
阿娇提议把零件标尺化,意思就是弓/弩从弓弦、机扩、弩臂、扳机,再到箭道,箭矢的尺寸大小都照同一个大小来,这样重弩个中哪一个零件坏了,都能迅速替换,很像后世的流水机械化生产。
老师父连声称赞,带着弟子们打磨,冶造,不过十日的功夫,就造出了第一批重弩,先送来了阿娇这里。
弩身几乎有半个成年男子这般高,横弩,阿娇站在六十丈开外的武场上,填箭,上弦,发射!
箭矢发出嗡地铮鸣,破空而去,顷刻间只闻一声砰响,六十丈外穿着铠甲的稻草人被射穿,箭矢钉在后头的夯土墙上。
阿娇挥了挥激起的尘土,把弩递给震惊得回不了神的左成,“其实六十丈外人眼已经看不太清楚了,只能瞄准个大概,这是个守城工具。”
因着弩机的机架装在了铜制的郭匣里,提供了更大的张力,射程也就提升了,左成试了一把,爱不释手,这是让普通弓箭手瞬间变好箭手的好弩。
陈台也激动不已,朝阿娇道,“难怪太子要放公主来雁门关,真要成了亲,落在后宫里,实在是屈才了。”
她也这么觉得,阿娇笑了笑,让左成和陈台两个,教郅都选出来的三十人练习使用弓/弩,这三十人会分成十队,三人一组,将来会有大用。
刘彻在阿娇身边安插了不少人,陈台的话,连带着新改制的弓/弩,就这么传到了刘彻手里,他自己拿着重弩在武场试过,心中的震动并不比左成少。
洛小八话多,写起信来也事无巨细,尤其写清楚公主与郅子安每日说几回话,有无相谈甚欢,刘彻看得心中懊恼,不免又后悔放她去边关。
南平早先见太子正在看雁门关来的信件,知趣地没进去打扰,小半个时辰过去,再探头看一眼,主上还是拿着信,也不知那一个信筒怎么就能看这许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