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个面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还是不能只靠日语吃饭,应该先学手艺。
再说,时莺确实对篾匠这门手艺感兴趣。
她那个年代,篾匠的活几乎都被机器取代,篾匠这门手艺直接步入失传境地。
可是手工制品,当然要手作才有灵魂。
机器做出来的,空有其形,总少了那么些意。
既然掉入这个被竹林包围的县市,那就说明,她和这门技艺有渊源。
那她就好好学!
等捱过严打,社会治安也稍微好转些后,她再考虑南下,着重发展本职事业——传媒业。
现在电视机都还没太普及,拍了广告也没人看,再加上这会儿到处都是路霸车霸,去个海市,简直比唐僧去西天取经还危险。
还是再等等的好。
“师父,不瞒您说,我对篾匠这门手艺是真心感兴趣,我还是来厂里当学徒工吧。要是阮翻译没空,我可以做替补翻译。您看,阮翻译对厂里贡献很大,他只是折了胳膊,回头发现,他把工作一下给折没了,您说他得多寒心。对吧。”
徐礼国没想到,在这个大家打破脑袋,就想搞钱,搞不到钱,就去抢钱的年代,还有不为高薪心动的姑娘。她还这么替别人着想,生怕自己来了,就砸了人家饭碗。
这么心善而又脚踏实地的姑娘,多难得啊!
反正时莺当了自己徒弟,他有的是时间劝她,徐礼国也就没再跟她争:“行,那就教你做篾匠,学的时候别喊累就行。”
“师父放心吧,我不怕流血流汗,就怕辱没您脸面。”
又惹到对面的人哈哈大笑。
时莺把工作笔记交还给徐礼国,里面有她记录的,跟日商沟通好如何改进样品的内容,还有日商希望下次能看到哪种类型竹制品的记录。
时莺简单把这些内容跟徐礼国过了一遍。
徐礼国作为一厂厂长,设计科的图纸他也经常看。
时莺把她画的草图拿出来,徐礼国心里立刻有数,这丫头,就是个宝啊!
不仅会翻译,图还画得好。
标注也很有条理,一看她的图,就能想象出成品是什么样。
也难怪外商们会那么喜欢她。
徐礼国更坚定了要好好培养时莺,不能让她只做个篾匠学徒的念头。
合上笔记本,暮色都快四合了,西边太阳已经沉下半个红彤彤的脸蛋。
“师父,我必须走了,再不走,天彻底黑下来,路上会不安全。”
她身上还装着“巨款”呢。
徐礼国真的很喜欢时莺,他一个国营大厂的厂长,亲自送时莺到门岗那,看着她和时根发汇合,才转身回他办公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