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38章 终章(中)【1 / 3】

鹿子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灯火通明的演播厅内, 座无虚席。

伴随着悠扬的开场音乐,一身蓝色西装的郑小波,从观众席快步走上舞台。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当中来到《真诚面对面》的演播现场!今天来我们《真诚面对面》做客的嘉宾呢,身份有些特殊,这位嘉宾不但与我是同行,还是我们谈话类节目的大前辈!”

“对于这位前辈, 我既要称一声老师, 也要喊一声师姐。”郑小波笑看向镜头说,“说实话, 自从我们的节目开播, 就一直在尝试邀请这位嘉宾。两年以来, 节目组越挫越勇, 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终于帮大家把她请来了!”

主持人侧身, 伸手向后台的方向介绍道:“好了,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嘉宾,央视著名主持人,项小羽女士!”

演播厅的大屏幕上同时播放起项小羽在工作中的一些精彩画面。

伴着观众的掌声和快节奏的出场音乐,身着紫色休闲长裙的项小羽, 挥着手从后台走至舞台中央。

“小波你好!”项小羽主动与主持人握手。

郑小波将手卡揣进兜里,双手握了上去。

“小羽老师, 您可终于来了, 我们节目组等得太苦了!”他抬手向观众席的方向指了指说,“演播厅里,三分之一的观众都是我们台里的工作人员, 您看看大家的热情!”

观众席的一角,应景地响起掌声和欢呼声。

“小羽老师,这两年我们邀请您来上节目的次数,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吧?您怎么一直狠心拒绝的?”

项小羽笑道:“你们邀请我的时候,我已经转做幕后工作了。既然做了幕后,那就安心做好幕后,不要总是往台前跑。不过,去年你们欧阳副台长打电话邀请过我,我那会儿其实已经动摇了。”

“那您怎么到今天才来呢?”郑小波问。

“接到邀请以后,我集中观看了几期《真诚面对面》,然后发现你们节目太厉害了,一是能煽情,二是能刨根问底。与观众朋友面对面的时候,我要是不多说一点,显得我不够真诚。但是,一旦说多了,又免不了被你们掘地三尺,挖出许多陈年旧事来。”

“这次若不是有咱们共同的老师,省大新闻学院的温教授出面邀请,恐怕您还是不肯来呢!”郑小波引着嘉宾在舞台中央的沙发入座,“小羽老师,我也是省大新闻学院毕业的,我是90级的,您看我应该叫您老师,还是叫您师姐啊?”

“哈哈,我叫小羽,你叫小波,光听名字就觉得咱俩是一辈儿的,你还是叫我师姐吧。”项小羽整理了一下裙摆,玩笑道,“这样听起来年轻些。”

郑小波从善如流道:“小羽师姐,听说您事业的起点就是咱们省电视台?故地重游有什么感想么?”

“这两天见到了许多老朋友老同事,看到大家都过得挺好,我心里特别高兴。”项小羽面向摄像机笑道,“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咱们省电视台新闻部上班,当了七年的海浦记者站驻站记者,对咱们电视台有着极深的感情。不过,更确切地说,我事业的起点应该是在当时的海浦地区南湾县团结公社,那会儿有个单位叫海浦渔业广播电台,我20岁时考进去,当了五年的播音员。”

项小羽看过脚本,知道节目组想要问什么,于是主动将话题引向了农村。

果然,主持人接着便道:“有些年纪小的观众,可能并不知道公社是什么,我跟大家简单解释一下啊,公社是咱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过程中的产物,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存在了很长时间,在地位和职能方面类似于现在的乡或者镇。我这么解释对吧,小羽师姐?”

“没错。”

“乡镇就是农村吧?看您现在的气质和打扮,已经看不到曾经在农村工作过的影子了。”

“我不只在农村工作,而且还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咱们省内的一些观众可能听说过我老家的名字,南湾县团结乡瑶水村。”

台下的观众中,不少人跟着点头。

“现在的瑶水村是全国文明村镇,每年有几十万的游客来瑶水村旅游,端午龙舟赛更是我们当地的盛会。不过,改革开放前,我们那里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我在19岁之前,一直是个很普通的渔村姑娘。”

身后的大屏幕上,适时放出一张有些泛黄的黑白相片。

一群戴着草帽,穿着套袖的农村妇女坐在渔网上补网,相片右上角有个露出侧脸的女孩,被节目组特意圈出来,示意这就是项小羽。

“你们不愧是刨根究底节目组,”项小羽惊讶地望向大屏幕,“这张照片我自己都没见过,你们是从哪里找出来的?”

“我们在您老家蹲点了不少日子呢,由此可见,我们真的是在认真做节目的。”郑小波笑着说,“只看照片上这个侧脸,您就不是普通渔村姑娘了,至少是个漂亮的渔村姑娘。”

项小羽毫不谦虚地点头说:“我年轻时候的颜值还是很能打的,那会儿算是我们村的村花。”

“听说您父亲还是村长?”

“对,不过当时不叫村长,叫生产队大队长。”项小羽笑了笑说,“我父亲是大队干部,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勒紧裤腰带供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读了书。但是,农村的经济条件实在有限,六十年代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读书要花不少钱。许多农村家庭供孩子读书,是想让孩子在毕业后进城工作,捧铁饭碗的。”

“可是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正赶上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即便读了高中也是要回村种地的。为了给家里省些学费,我索性没再继续读高中,初中毕业就回家上工了。相片里这个场景,是我们正在补网队补网,每逢农忙时节,还要下地种田。”

项小羽望着自己还是小姑娘时的照片,心里感慨良多。

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她结婚前几乎没怎么拍过照,这张集体工作的相片不知是哪个单位来队里视察工作时拍的。

郑小波将视线收回来,继续问:“那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你从一个普通的补网队员,变成了一个播音员呢?当时的播音员可是金饭碗。”

“现在回想起来,原因其实是比较复杂的。”项小羽指着相片说,“坐在我旁边那个姑娘,是我姐姐,那会儿她是我们补网队的队长,我身上穿的衣裳还是她的呢。”

“嗯,我小时候也是捡我哥的衣裳穿,这是那会儿的时代特色。”

“我从小就跟我姐感情好,是我姐的跟屁虫,很多想法的形成,其实受到我姐很大的影响。我们姐妹俩的性格,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那种不甘平庸的。其实补网队的工作在农村就算是最清闲干净的工作了。但是我们姐俩对此都不怎么满意,我姐姐一直想组建一只女子船队出海,我那会儿还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但是因为爱好唱歌跳舞,就总想去文化团或者广播站上班。”

郑小波拿到的资料里并没有她姐姐这一段,闻言不由好奇问:“您姐姐的理想实现了么?”

“算是实现了一半吧。女子船队没能组建起来,但是她自己当上了女船长,而且是咱们省的第一个女船长。”

观众席上传来“哇”声一片。

“那您在有了模糊的目标后,是如何走上播音道路的呢?”主持人将话题重新拽回来。

“当时有个省里很大的渔业公司,在我们村里设立了分公司,因为业务需要,在村里招聘电话员临时工。我既会说我们当地土话,又会说普通话,就这样被招聘进去了。那会儿单位里没几个人,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的,我除了要负责接打电话,也是很多大型文艺活动的主持人,后来还被借调去我们生产队广播站当广播员,算是摸到了播音的门。再后来就考到渔业电台去了。”

郑小波作出一个暂停的手势,笑着揶揄道:“小羽师姐,这一段可不带快进的啊!我们节目组去瑶水村搜集素材的时候,发现您在当电话员期间的生活相当丰富多彩,在那里还找到了人生另一半?”

“你听谁说的呀?”项小羽笑。

“村里不少老人都这么说,难道他们说得不对?”

项小羽摸摸下巴说:“村民们告诉你们的,其实都是猜测的。我跟我爱人公开交往的时候,都已经离开那个单位了。”

“您是说,村民们说得不对?”

“只能说,他们是猜对的。”项小羽回忆着说,“其实在去单位上班前,我就认识他了。他当时是我们那个小公司的领导,城里人刚来农村工作,把我们那的十里八乡第一美男子都比下去了。我这个人有点以貌取人,看人家长得好看,就总想往上凑跟人家套近乎。”

观众们哄笑。

“然后呢,你们是怎么在一起的?”

“然后我就追求他呗,不过在渔业公司那会儿我们还没怎么样,人家是我顶头上司,我不敢行动。”项小羽将当时的情况做了一定的修饰,“等我们没有这层上下级关系以后,我才开始追求他的!”

“嚯!您这种女神还需要主动追求男同志啊?”郑小波作出不信的表情说,“您当时可是村花呢!”

“哈哈,村花也只在村里吃得开而已。我爱人当时是从省城来的大学生,还是船舶工程师,而我是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