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墨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道到底有没有必要继续论?
说实在的,郑经其实是不怎么想论的,因为在他看来,站在做人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打嘴炮,没太多意义,可若是站在成事的角度,就很有意义了。
拉人,拉的是志同道合之人,不把这道给辩明了,又怎么让对方认同?
因此,对于道家的思想,他该否定的就否定,毫不犹豫。
但他也不否定,道家的思想里,确实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尤其是在修身养德方面,它的很多思想比儒家思想更能让郑经认可。
而道家作为中国本土的思想流派,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尤其是在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商业、军事等领域。
比如说,中华文化在审美上,就极受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
文学创作所追求的“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境界;国画艺术水墨画所主张的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建筑艺术上所追求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古音乐艺术中所追求的“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
无一不是如此。
可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真要举的话,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因此,郑经也确实没有让道家完蛋的意思,他只是想让道家思想和文化去芜存菁而已。
具体要怎么去?
诸糅真人也在问这个问题。
“我新有了一想法,就是成立一真理社,来穷尽天下之道理,包括天之道和人之道,老道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参加一下。”
郑经顺理成章地发出了邀请。
“真理社?”
诸糅真人表示惊讶。
郑经则回道:“对,求真,存理,开民智,则是我成立真理社的目的。”
他以解释真理社成立目的的方式,又埋下了一颗小小的雷。
啥雷?
破除愚民思想之雷。
说起来,中国封建制度里,最为主张的愚民政策,最开始就起源于道家。
在《道德经》的第三章写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就是愚民思想的根源。
老子认为,圣人之治,首先自身得没有欲望,以让百姓也没有欲望,管理百姓,尽量削弱他们由心而来的欲望,充分满足他们由身体而来的需求,让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无知,无欲,无求。
简直就是反人类的主张!
这样的主张,自然是为了迎合统治阶层的需求的,统治阶层无能,就只能让老百姓更无知,这样才不会动不动就因为欲求不满而想着造反。
从维护社会安定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愚民政策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哪怕是到了一千多年后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愚民政策其实也并未消失,比如说米粒国那些极为反智的红脖子,其实就是愚民政策的产物。
但愚民政策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造成群体智力低下,严重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一弊端,就淋漓尽致地从满清统治中体现了出来,结果是造成了中华民族数百年的衰退和落后,沦为西方列强的鱼肉。
作为一个知晓了严重后果的穿越者,郑经当然不希望这种局面再次出现,因此有可能的话,他首先要反的就是愚民思想。
好在他刚否决了道家的无为而治主张,也好在诸糅真人并不是迂腐之辈,否则的话,单是这一点,估计老道又得好好跟他辩上一辩,让他再费上一番口舌。
而对于诸糅真人来说,求真、存理原本就是道家所追求的,因此他暂时忽略了开民智这一点,而是认真考虑起要不要加入的问题。
“你不是要去会宁吗?我在涡阳,加入有意义吗?”
对于求真、存理,他当然是极为有兴致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恨不得能天天来跟郑经辩上一辩,辩出更多的真理来,以让道家吸收并完善。
但现实问题也摆在他面前,那就是距离问题,作为天静宫宫主,道家的掌舵者,他不太可能跟着郑经去会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