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70章非得逼我割韭菜【1 / 2】

近墨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写什么好呢?

当准备好文房四宝后,郑经一边慢慢地研着墨,一边在斟酌。

好的诗词他肚子里的藏货有的是,甚至连《水调歌头》和《青玉案》那个级别的都还有不少,但适合拿出来献给皇太后的似乎却并不多。

来首拍老太婆马屁的?

祝她万寿无疆夸她人间绝色天下之富之类的?

这种事郑经有点干不出来。

而且,他的调子本来一开始就起高,如果现在还是一出手就是绝世佳作,那以后还怎么收场?

因此,他决定暂时收一收,随便来一首应付一下。

“这样吧,这一路跟着王妃从豫州下会宁,我算是欣赏了不少江南美景,就写一首描绘咱大夏国大好江南的小诗献给太后吧。”

他开始为接下来的这首诗做铺垫。

既然拍马屁的诗不愿意写,表情的婉约词也不适合写,那就干脆纯粹地写景好了!

不等德王爷表态,他提笔快速挥毫,很快,一首龙飞凤舞的七言绝句跃然纸上。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国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用说,这又是一首剽窃之作,来自唐代诗人杜十三的传世佳品,描绘的正是南北朝时期的江南美景,而郑经需要做的,只是将其中的南朝改为南国。

之所以选这首诗,是因为佛道盛行正好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中原大地,到处都是庙宇和道观,光是会宁城内和周边,大大小小的庙宇和道观就有数十座。

而最为关键的是,从豫州到会宁,确实逾千里之遥。

极为应景!

他一停笔,德王爷和太子爷这两位爱诗之人立即就凑了过来,细细斟酌了起来。

德王爷:“……”

好诗!

哪怕不算绝世佳品,起码也是传世佳作!

他先下了一个结论。

然后摇头晃脑地感慨了起来:“啧啧啧,真是了不得,这描绘江南美景的诗,老夫也算是见过不少,但思来想去,却没有一首能像浪之这首《江南春》一般,只用寥寥数笔,就将江南美景完整地描绘出来,让人遐想连连。”

他开始情不自禁地点评起了这首诗。

不得不说,他的欣赏水平还是可以的。

哪类诗词最难写?

不是借景抒情的婉约词,也不是以物咏志的慷慨诗,而是纯粹的写景诗。

这是因为,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以物咏志,都可以借题发挥,有很大延伸空间,而写景诗,却是得靠寥寥数笔来写实,写的是浓缩的精华。

就好比一个高明的画师,让他画一座山、一棵树、一只鸟、一群人容易,但想让他寥寥数笔,就画出大气磅礴的千里山河,却是很难很难。

而用文字来描述,则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考虑到这一因素,杜十三的这首《江南春》,称之为绝世佳品其实也不为过,罕有纯粹的写景诗能超越,和它相仿的,也就只有李大仙的《早发白帝城》那个级别的。

“呵呵,王爷有所不知,浪之不仅诗词写得好,对诗词之道,也早有深得,写出这等好诗实属正常。”

德王妃也忍不住接话了。

若不是郑经再次提笔写诗,她差点都忘了,在船上,郑经还给一众士子上过一堂诗词课,专门讲诗词之道,让她印象极为深刻。

“怎么说?”

德王爷好奇地问了起来。

“在船上,浪之曾给席希明、顾倾城等士子专门讲过诗词之道。

“他说,诗人必须是灵魂的旅者,要见多识广,要能读得懂春的暖,夏的热,秋的悲,冬的凉,也能读懂河流的善,山川的博,大地的情,还有女子的多愁善感……”

凭借记忆,德王妃大致地复述起郑经当时的观点来。

另一位潜伏很深的郑经死忠粉就此暴露了出来。

连郑经都暗暗吃了一惊。

要知道,他讲的诗词之道,虽然讲得相当系统、有条理,想记住其中主要的观点并不难,可像现在德王妃这样,连具体的句子、感慨词都记住的,却是相当罕见。

这得多好的记忆?

而德王妃还在复述:“浪之还说,好的诗人,必定是天底下最为感性的动物,他们的笔,可以搅动人的心扉,可以撩拨人的欲望,可以刺破人的梦魇,哪怕一粒尘埃、一丝清香、一个浅笑,在他们的世界里,都是万千气象。

“……

“还有,浪之说,好的诗人,一定是睿智、洒脱、狂傲、多情的,他们蔑视传统,有伟大抱负,有广阔的胸襟。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写出最感人的诗词来,而不是无病呻吟的低劣之作。”

她一口气就把郑经当时说过的完整内容给转述了出来。

佩服,佩服!

这让郑经忍不住暗暗为她点了个赞。

至于德王爷和太子爷,此时已听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