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北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他又想说些什么安慰沅昭,绞尽脑汁想了办法,“我听说,秦氏的祖先刚到大青山时,为了判断这里生长的东西有没有毒性,一般是喂给野鸡野兔看他们的反应。若野鸡野兔能吃,那人自然也能吃。”
沅昭叹气,“我最开始也有这个想法,试药的第一步用野兔,第二步再给人喝。但我去镇上找过,根本就没有卖活兔子的!”
再说她有神医系统在手,一副药有毒无毒根本用不着检测,用药的区别在于个人体质,加上她确实想练练手,这才直接找人试药。
“山上的兔子窝不少,开春我还没来得及去抓,你若是需要,后天过来我把兔子给你。”秦暮归说。
沅昭猛地转头看向他,“是啊,我都忘了你会打猎!”
“那我要两只,多少钱我那天好付给你。”
秦暮归本想说不用。
他这半年来一直都免费在沅昭这里看病拿药,虽然他拿出银子来沅昭也不说,而且看病把脉也就沅昭比较热衷,缺一次都不行。
“那行。”秦暮归点头,“但是以后我也得掏钱从你这里买药。”别的不说,沅昭制的那些药粉药膏效果确实非常好。他去济世堂找刘大夫的时候,也在那边见过一模一样的药膏,甚至有一次刘大夫给他娘开的就是沅昭寄售在医馆的。
沅昭也只好答应下来。
两天过后,沅昭上山去接自己的两个大宝贝回来,冯友光那边也因此解放。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因为沅昭发现,前几次试药,她总是事先告知冯友光,甚至为了安抚试药人的心理,还将大致药效和副作用说得尽可能详尽。
但她忘了,冯友光原本就对自己的医术不怎么信任。她这一番预防针下来,没让试药的人更加放松,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所以沅昭决定,以后在大哥冯友光身上试药前啥也不说,通知也没有,这样观察到的才是真实反映。
正月底那两天,大房最后定下来送大宝二宝一起去镇上的书院读书。为此冯友光在镇上卖完豆腐后,特意去买上瓶好酒,割了两斤肥肉并一斤豆腐,提着去了老族长家。
既是为了自个孙儿的前途,冯大山便也一同前去。
父子两人请老族长出面,隔天带着大宝二宝去了镇上的书院。学堂一位夫子恰是青山村冯氏族人,去书院之前,族长带人先去拜访了这位夫子。
夫子有秀才功名在身,常与青山村族人走动,因此门房甫一瞅见这行人便连忙迎上来。
见到冯秀才,老族长与其寒暄一番才说明来意,“这是你大山叔家的两个孙儿,一个十二岁,一个八岁,还没有正经的大名,老头子记得你当初善作诗词,不如替他二人将名字取了。”
冯秀才冲两人笑了笑,简单问过大宝二宝几个问题后,替二人起了正经的大名。
大宝:冯敬礼。
二宝:冯敬义。
冯秀才又将书院的规定简单说与冯大山父子,之后才带大宝二宝去书院见院长。
书院那边已经开了课,院长考校过后决定将二人留下。
因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入学,冯大山一面让冯友光回家收拾被褥干粮等,一面交完束脩后跑去镇上的书肆买了两套笔墨纸砚,并冯秀才给的几本书籍送过来。
一直忙到午后才忙罢。
临分开时,冯友光嘱咐大宝二宝,“束脩的银钱有一半是你们小姑姑出的,她事先说过,若你们每次的考核都不过关,回家以后不仅没肉吃,还得当她的药人试药。”
大宝二宝下意识打了个哆嗦,争先
针。
冯友光的伤在后背偏下的位置,几年前抻着过一次,那时只当年轻身体壮,在床上躺了一阵子能下地走路后便也没在意。
没想到已经渐渐成了内伤。
内灶靠诊脉,外伤靠观察,经验丰富医术高明的大夫仅凭望和切就能把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摸个十全十。
但沅昭才接触医术不过半年,经验更是无从说起,只能自己琢磨出一个检测隐藏病灶的药方子来。
冯友光的后背原是正常的肤色,这次再看,却是一大片青紫,皮肤下淤血的颜色可怖。
用银针将伤处的淤血逼出来,黑紫的颜色吓得大王氏和大宝二宝后退了有两米远。
随着淤血的流出,冯友光逐渐停止了哀嚎,反而感觉到后背一向沉重酸疼的部位变得轻松起来。
淤血的面积实在不小,最好分上几次逼出,沅昭收好银针,嘱咐道:“这段时间注意别提太重的东西,其他就该吃吃该喝喝。”
大王氏上前扶住起身的冯友光,“春草她爹感觉咋样?”
冯友光试着晃了晃上半身,惊奇地发现,“还真利落了不少!”
沅昭在一旁点头,“这下总算知道我的医术不作假了吧?”
冯友光摸了摸后脑勺,“昭昭啊,实在是你这年纪……”说真的,就算家里人知道沅昭的医术不差,也相信沅昭把脉的结果,但一到吃药这个关头那是真害怕。
沅昭将脉录铺在桌面上,用炭笔写下刚才诊治的过程。
屋里几人凑过来,看到沅昭丝滑的字迹,冯友光感叹:“也不知道咱家读书的天赋是从爹身上还是从娘身上传下来的,咱四个兄弟姐妹,也就昭昭你干啥都聪慧。”
“想当初冯举人还在咱村开私塾的时候,娘抱着你过去听墙角,本以为只是听个乐呵,哪想到你竟然比那些学子背东西还利落?几年下来倒把这些字认了个七七八八。”
冯友光心里最希望的就是大宝二宝能像沅昭一样聪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