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57章 番外一【2 / 4】

岛里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是知道此次科举的重要性,纪谨才来求方俞的帮助,皇帝把这件事交给他来办,虽说自己是皇帝唯一一个能理事的儿子,但是儿时自己就喜欢舞刀弄枪,兵法打仗,虽说课业也不曾落下,事情还是能办,但事关重大,朝廷算不得稳固,为此出不得任何篓子。

“自父皇登基以来,老师劳心劳力,为父皇朝廷奔波忙碌,学生又前来叨扰加重老师的政务,实在心有愧疚。”

方俞端起茶盏子喝了口茶,慢悠悠道:“你父皇啊,他这人是再精明不过的。当初力排众议将我推到首辅的位置,可谓是违背了礼法,朝中人看你父皇的冷脸,面上不敢多加置喙,实则没少非议。我承了你父皇的情,得报效你父皇对我的隆恩厚待,也得多奔忙堵住悠悠众口。”

“多为朝廷费一些心也是应当的,否则你父皇张口便是,爱卿,你我行至此处多番不易,凡事还要多加担待。”

纪谨干咳了一声,他没少在勤政殿见二位你讥我讽相互抬杠。现今朝中不知父皇和老师相识之早的人,还在散播流言称首辅身居高位忘乎所以,已经开始飘了,又说皇帝和首辅其实早已不和,若非是知晓两人的秉性,恐真容易信了传言去。

“老师为父皇朝廷鞍前马后,若是未有老师昔年在朝廷悉心铺路,又潜心研制军器送往西北,父皇如何能够此番平稳顺遂得登大宝。父皇时常也将学生叫到跟前,诉说往事,父皇深记老师的功绩,权势地位是老师应得的,所谓朝廷非议,也是昔时党派眼红罢了。”

方俞放下茶盏子看着纪谨,这小子寡言少语又冷冰冰的,却是很会当和事佬:“好了,你父皇的心意我如何能不知晓,我与他自相识起便是如此,早吵惯了,你不必多言,我心里都有数。”

“你尽管将科举一事吩咐于礼部去办就是,各章各程都有旧例,到时候考题拟定的差不多了,我再过上几眼看是否妥帖,素日多盯着些便可。”

“是。”

夜里方俞留了纪谨吃饭,原本是把萧衍也留着吃晚饭的,小家伙下午哭了以后就吵着要跟他小爹回家去,害得尤镰都没得这头的晚饭吃。

方俞和纪谨议事结束后,乔鹤枝还在做最后一道酸菜鱼。去年秋的时候乔鹤枝在集市上买了不少笋子腌泡了一坛子,这阵儿取出来正好,不酸不咸又清脆,煮鱼最合适不过了,若要再多泡些时候就该变软过酸。

“鱼鱼,鱼鱼放在锅里。”

青盐垫着个小矮凳,扒在灶台边上看着乔鹤枝有条不紊的操弄着一大盒子的调料,嗅着翻滚汤汁中的酸笋鱼香味,小脸儿被蒸气熏的红红的。

“小心摔着了。”

方俞从书房过来,伸手把小团子抱了起来,立在一头看着乔鹤枝做菜,老爹抱着一下子就变高了,视野也开阔,他雀跃的摆动着脚丫子。

“还有一会儿就好,你先抱青盐去饭厅吧,我让下人布菜。”

“他要在这儿看你做饭呢。”

青盐贴在方俞的胸前,扭身看见也朝这头走来的纪谨,摇了摇他爹的胳膊:“要下去。”

“嗯?”方俞有些诧异这孩子怎么不要自己抱着了,素日不是最喜欢抱着看他小爹做菜的吗。

青盐脚丫子沾地就朝纪谨跑去了,他跑到纪谨跟前,伸手试探的摸了一下纪谨垂在身侧的手。

纪谨身形修长,个儿长的很高,手指也跟身形一样好看。不过青盐分辨不得手好不好看,只是觉得纪谨的手指有些硬,不像他爹的手一样软和,而且还凉冰冰的。

见着小团子摸他的手,仰着下巴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他,纪谨有点不知所措,毕竟是已经习惯了小孩子躲着他的。他求助性的看了一眼远处的老师和师母,僵在原地。

“大皇子带他去玩儿会儿吧,很快就能吃饭了。”

听见爹爹已经允许自己和纪谨玩儿了,青盐便握着纪谨的食指往厨房外头的花园去。

青盐个儿矮,春来花园里的百花都已经绽放,满树满枝的繁华,进了花园便是一股春色花香,他蹿在花丛小道上,走的畅快,却是苦了身形高量的纪谨,一会儿得埋头,一会儿得矮身,花枝折断不得,师母是爱花之人,折断了花枝他伤心老师就得伤心。

小团子第一次跟他亲近,他也不能叫小团子放开不走这条路。整穿过了半个花园,总算是从小路里蹿了出来上了别有意趣的鹅暖石路,纪谨头发都被花枝给挠乱了,肩头落了好些桃李花瓣,所幸路的尽头是个亭子。

未有什么别的东西,不过中间摆了几个大水缸,比小团子要高一个头。

显然是小团子已经在这边待过了,水缸前还放着他的专属垫脚小凳子。

“哥哥看这里。”

青盐拉着纪谨的手借力爬上了小凳子,趴在水缸前让纪谨观赏。

水缸里有几株睡莲,这个时节并未有开花,只嫩绿的圆叶子铺在水面上,缸中却有几条小金鱼灵动的在摇着尾巴,和黑黝黝的小蝌蚪一起在水中游动。

正是他带来送给小团子玩儿的。

其实这两年他没少送东西给小团子,满月的时候送过金锁,百天送过珠玉,生辰送过夜明珠珊瑚,总之都是些价值不菲的名贵之物,但青盐是大学士首辅的爱子,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迎来送往给的东西实在太多,便是小团子被带着出门参宴,那身上佩戴之物一日日不重样,也堪堪只见自己送的东西出现过两回。

倒是没想到珠围翠绕的小公子会喜欢这些小玩意儿,也还是来时他见着路边有小贩在叫卖,一旁围了一圈小孩子在观看,他觉得兴许小孩子会喜欢,又记得乔鹤枝曾几回带青盐到金鳞池边去投喂锦鲤,这才给他端了一盒来。

轻轻放在他手心的小胖手像是烤地瓜,不单暖呼呼的,还很柔软,握过太多冷兵器磨出一手老茧的他静默着吸了口气,小孩子的手真好牵。

“哥哥下次再给你带好玩儿的来。”

青盐高兴的点头:“嗯!”

礼部草拟了今年会试的考题,递送到内阁给大学士过目,为了能够多提拔一些人才上来培养供楚静非使用,今年会试的录取线会往下降一些,考题也不能弄的过于刁钻。

为了公平起见,方俞召集了内阁中的几位大学士共同选题定题,送上来的策论题目不少,按照方俞的喜好,他选了水患治理,西北战事,以及他最关心的民生耕种,几位学士觉得都是可考之题便定了下来。

今年科考极受重视,连盛甲都被下派充做学政前往各地去巡视监考去了,毕竟底层的考试好坏,是能直接影响会试人才的。

眼瞧着离八月的会试还早,方俞上奏了皇帝,希望也鼓励大兴武举,文武相济,如此也才能得稳定发展。当今朝廷还在不断研究制造火器,还得要人才前来使用才是。

这些年武官不如文官的上升途径多,人才大抵也是从世代武官世家中推举所出,虽是有点基础在身上,但因是受荫封,大抵是秉性品德不佳,这点倒是不必方俞多说,楚静非在军营中待过,自是知道这些武将的臭脾气。

如果开通复兴了武举,届时有平民才干之人进入朝廷,一则是更好控制,二则也能和朝中武官形成竞争,如此让武官子弟有些危机意识磨练本性能力。楚静非雷厉风行,很快下旨昭告天下文武举并济,一时间天下手脚强劲之人都喜不自胜,纷纷响应朝廷。

楚静非本着是方俞提出来的主意,又想把事情丢给方俞去做,但是想着方俞要操持文举一事,又得修路监工火器制作,以及边境贸易之事,还是有些分身乏术。兴武举到底是动了武官的利益,怕诸多武官对方俞不满,于是他权量再三,决定还是武举的事情武官来办,也好磨磨大老粗们的性子。

于是武举一事就交给了军中威望不小的萧从繁携兵部前去拟定武举章程,考题一系等,做好以后呈上定夺。

原还对方俞骂骂咧咧的武官一时间被萧从繁和兵部尚书侍郎召集,纷纷让出谋划策拟定考题,诸武官叫苦不迭,打仗杀敌还行,让做这文官的事情实在是折磨人。

昔时人才提拔采用的方式都是简单粗暴的军中提任,战场杀敌英勇者,救驾用功者云云,虽然方式花样单一,但不得不说这种方式很直观能看出武将的才干,可惜这一套于今确也不多合适了,西北一战后,边部知道中原武器精良,又得了西北原地养马,天降助力,边部之民都尽可能的蜷缩往远了躲,如何还敢冒犯中原。

没有战事,就难以用先时的办法提取人才,细下想来方俞的主意倒也是不错的。

几经折腾辗转,眼看着皇帝给的期限要临到头了,策划还写得一团乱,武官还是只得放下成见厚着脸皮去内阁请了方大学士指点一二,如何把策划给写好呈上。

方俞忙了大半年,到头来本该关照主理的科举一事反倒是没能跟上进度,尽数去忙别的事宜了。不过好在是纪谨盯着,事情倒是进行的很稳当。

八月方俞去南方巡检官道回来,一身风尘,会试都已经结束。在宅子里屁股还未坐热,楚静非便将他召进了宫。

“官道修建到了京西府,此次巡检也确实遇到了不少问题,偷工减料修路,官道驿站肆意涨价违事的一应地方官员都已经做出了处罚。”方俞禀报了此次巡路的事宜,又道:“对了,回来时地方上进献了许多水果。龙眼、葡萄、荔枝今年都产的极好,回来走官道快,水果都还好好的,有几车,陛下可以阖宫分上一分。”

楚静非应了一声:“荔枝你给太上皇送去吧,父皇素来喜欢,虽说官道修建以后荔枝送往京城的也多了,但好歹也是一份心意。”

“陛下思虑周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