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4章 抽背“纵我不往,子宁不来?”……【1 / 4】

浮白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子琰离开时斗志昂扬, 仿佛要大展宏图一场。

谢重锦望着他兴高采烈离开的背影,等人彻底走远了,才道:“又想起你那回考试了。”

陆雪朝一听, 也跟着想起那桩旧事来。

同于夜郎国做官是世袭制, 平民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话语权全牢牢掌控在皇室贵族手里。长黎施行科举制,在天下广开私塾书院,让所有出身那么显贵的人都有机会靠读书改变命运, 跨越阶层。贵族大臣家的子嗣若是成器,考上功名, 也能入朝为官,只靠祖上庇荫,出三就会没落。

所以长黎极度崇文, 论官宦人家还是平民百姓, 对陆雪朝这种学神般的存在都推崇极致。

陆雪朝是丞之子, 生来就在顶层,所接受的教育也远远超过普通人家。他若只是考个状元, 倒也得如此崇敬,毕竟状元每届都有, 算得稀奇,平民状元还更要励志。

但他是长黎史上唯一一个全科满分状元。这可是有权有势就能考出来的,必定是天纵奇才。

长黎科考分文武,武考武功、兵法、骑『射』、举重、军律、品德, 考中要么去军营做个百人长靠军功慢慢爬, 要么兵就职。若是被派去跟栖凤打仗,秦玉龙本该在军营历练两后就赶上三一届的科举,考个武状元回来。

文考的科目有诗赋、策问、经义、算术、律法、品德六门。要求样样精通——也基本没人能够样样精通, 只要品德外有三门以上丙等合格,或有一门是甲等优秀,都可以通过。根据考生哪门高分,分配去哪就职。

诗赋是写诗作词赋,考察文采。策问是以时政设题,要求考生针砭时弊,考察政治能力。经义是书五经随手一翻,翻哪一页哪一行,就要求考生背诵默写出来,询问释义,想要在这门获得好成绩,得将书五经倒背如流,很考验记忆力。算术是数理,擅长这类的一般户工。律法是考察长黎律例,此门出众可刑。品德一项是暗中考察,算加分项,有德才会入选,若才干具备却德行有亏,也直接合格。在贪官胡来以前,这几门的考察标准都极为苛刻。

傅惜就是诗赋、策问、律法、品德门甲等,经义与算术是乙等,如此,已经是状元之材了,还是状元中较为出挑的,得个探花都是屈才。

由此可见,陆雪朝的六甲有多难得。说这六门基本没人能样样精通,这“基本”一词,就是因为陆雪朝这个例外。

将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就可以成为一种信仰,一个符号。

陆雪朝当准备科考,还是谢重锦陪着复习。

那是两人在树下定情后久,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

陆雪朝自小聪慧,诗赋、策问、算术都信手拈来,经义和律法两项却只能靠死记硬背,几本书加起来比砖头还厚,考是随机考几条,考生却要背下整本。

天才光辉的背后也得付出努力。陆雪朝再过目忘,要背的东西多,也得挑灯夜读。他那时才十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子还好,夜里坐在书桌前,眼皮子都在打架,还强撑着读书。

谢重锦看着心疼,抽走他的书,劝他早些休息:“赶紧睡罢,光是诗赋策问算术三项,你就有三个甲等了,金榜题名是板上钉钉的事,何必苛求经义和律法?古往今来,除了瞎猫碰上死耗子,考的刚好是背过的,哪有人能这两门全答对的?你还真打算把这么多书都背下来啊。”

正常考试都要划重,经义律法这两门的变态之处就在于没有重,要背下全。多少人寒窗苦读一辈子,背书背疯了,也没几个能拿满分的。谢重锦觉得这合理,急需改革。

他是子,最需要刻苦学习的身份,傅也没要求他把书五经都背下来,可见确实没必要。

陆雪朝说:“把书还。”

谢重锦把手一扬:“给。”

陆雪朝看着他,坚持道:“要么做,既然做了,就能有错,要做最好的。”

谢重锦拿他没辙。陆雪朝简直是有完美主义强迫症,殿试的主考官是他父皇,要是科举能作弊是底线,他都想去求他爹放放水,别让陆雪朝背这么辛苦了。

但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谢重锦没说出来,更会真的行动。然陆雪朝一定第一个骂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