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忆沐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宣帝的暴死几乎是命中注定让杨坚夫妇拥有出头的机会。
通过一番政治斗争,杨坚反制住宣帝幸臣,控制了中央权力中枢。
此时,杨坚遇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生死抉择,他可以保存年幼的周帝,做一个掌握实权的权臣,减少北周旧臣的反对。
也可以趁机取而代之,代周自立,但这对根基薄弱的他来说,实在是一件一步不慎身死族灭的危险之事。
何去何从,杨坚犹豫不决。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独孤伽罗派心腹入宫向丈夫进言:“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独孤伽罗吸取了宇文护的教训,与其做权臣身败名裂,不如干脆自己当皇帝,改朝换代、成一世之雄。
独孤伽罗一句话点破了杨坚的处境,也给了杨坚最大的支持和鼓舞,他顿下决心,开基立隋。
……
东汉末年时空。
“既为权臣,不进则死,孤绝不学霍光之事。孤一生是汉臣,但这天下必入曹氏之手。”进位魏王的曹操在这一刻坚定了决心。
后世一女子都敢下此决断,他曹操怎能连一女子都比不了。
“魏王英明,天下王朝,商代夏,周代商,秦代周,汉又代秦,如今汉无道,魏王正该取而代之。”下首位置,曹操的心腹谋臣程昱立刻道。
“但是荀彧不这么想啊!”
“孤这里有一盒点心,就由你给荀彧带过去吧。”曹操叹息一声,命人将一盒早已准备好的点人交给程昱,让程昱带给荀彧。
“是,魏王。”程昱愣了一下,连忙应道。
……
【盛世开皇】
大隋开皇元年二月十四日,杨坚即皇帝位,建立隋朝,三天后即册独孤伽罗为皇后。
从此夫妻呕心沥血为隋帝国的强大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心智与心血。
……
“始皇帝出生于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隋文帝出生于公元五百四十一年,两个结束华夏大地大分裂,完成华夏大一统的伟大帝王,刚好相差800岁!这是一个轮回啊。”大明时空,一个站在大街上的仕子抬出仰天,深沉感叹道。
“兄弟,你难道不知道是不存在公元零年的吗?如你所说,始皇帝与隋文帝相差的是七百九十九岁,不是八百岁。”仕子装逼失败,与他同行的朋友毫不客气的指出了仕子语言中的错误。
……
开皇年间的政治决策,很难分得清哪些是隋文帝的主意,哪些是独孤皇后的的主意,而她的政治影响力也不仅限于影响隋文帝而已。
在爱妻独孤伽罗的辅佐和支持下,隋文帝迅速稳定了政局,领导着以高熲为首的能臣干将们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影响深远的全面改革。
他首先恢复汉制,建立起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理念。
……
“隋文帝,功盖唐宗宋祖,比肩秦皇汉武,当为千古一帝!”
“光复华夏正统,隋文帝实是一代圣君。”
“始皇帝开创了华夏之民统治中原的历史,隋文帝恢复了汉人统治中原的历史,华夏帝王数百位,唯始皇帝与隋文帝可称千古一帝啊!”
“依我之见,华夏之帝王,首推始皇帝,其次便是隋文帝了!”
……
他,北破突厥,重新建立起以汉人王朝为核心的政治新秩序。
他,南平陈朝,统一了自晋之后分裂将近四百年的中华大地,使政治上长期分裂导致经济、文化分裂的南北方初步开始融合。
更是改革中央官制,正式确立分工,明确的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
开创科举制度,开始了打破世家门阀垄断政治、文化资源。
其更是修订律法,废除大量酷刑,制定出影响之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法制建设的《开皇律》,首创死刑三奏而决制度,休养生息,减轻农民负担,文帝时期朝野丰足,隋朝国富程度历代瞩目。
隋文帝完成的这一系列定万世之基、成富国强兵的宏大伟业,在职官、礼法、经济、文化、军事、公共工程等各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深远地影响了之后的唐朝以及未来一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发展,史称“开皇之治”,这一切,独孤皇后对此功不可没。
……
大秦时空。
“三省六部制?分化相权,加重皇权的制度。”
“还有科举制,以才选官,好办法。”
始皇帝很是认同隋文帝颁行的各种制度,更是轻松看出了这些制度的核心要点与优越性。
始皇帝直接召来李斯等大臣,下令他们记录下视频中隋的各种制度,尤其是参考后世大一统王朝隋的中央官制,立刻改良大秦官制。
大秦统一天下,这是亘古未有之大伟业。
无论是官制,律法,军制等制度体系,都需要从无到有的创造,现在有后世王朝为例,始皇帝自然不想放过。
改制即改革,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无比艰难的事情,改革,利益之重新分割也。
既便是扫平四方诸夷的汉武帝,明白后世王朝的制度更有优越性,比如科举制,就比察举制好太多了,但他却不能去改革,因为这是天下世家包括刘姓宗族的核心利益!
但始皇帝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作为古今第一位皇帝,他对天下的掌控力度,深度无一位后世之君能及。
他要改制,天下没有任务力量能阻挡,敢阻挡。
【废易青宫】
开皇末年,独孤皇后在废长子皇太子杨勇立次子晋王杨广的储君决策问题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隋文帝夫妇曾对长子皇太子杨勇寄予了很大的期待。
但杨勇向来行事率性、不拘小节,与隋文帝夫妇一贯严正的作风相冲突。
杨勇的一系列行更是严重违背了独孤皇后重视嫡长、重视世家门阀联姻关系、保证宗法权力的稳定过渡的政治理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