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正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为一个认真研究过历史的人,刘明健很清楚□□最开始的这两年尤其疯狂,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了第一个□□组织,此后迅速遍及全国。是□□时期在极“左”思潮支配下产生的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一种群众性组织。
广义的□□泛指将自己系上红色袖标的各种民间团体,包括工人、农民、军事院校的学员和机关、文艺团体的从业者等,狭义的□□则是指大学和中学里的青年学生所自发组成的学生团体。
□□曾经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内乱,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行为时有发生。他们的造反行动冲垮了各级党政机关现成的运行体系。
更可怕的是,他们自己不读书,还不让别人读。这个时候,老师教学生读书写字,突然冲出来一群人,直接把他拖走的现象屡有发生,更可怕的是,一些在台子下听课的学生受□□鼓动,有的单据就浩浩汤汤的加入了进去,有的则跑到自己家里扯下一小块红布系在自己的胳膊上,大摇大摆的把自己当成光荣的□□加入其中。
不管有的没的,总之,你用好东西,你就是被资本主义腐蚀的坏分子,要接受□□。至于他们用的那些好东西落到了谁的手里?那就是天知道了。
刘明健家里还算好,他家里代代幺儿,听到的东西是最少的,划分成分是从1950年算起,那时候他家里已经是贫民了,加上了他爹又是抗美援朝立过功的战士,孤儿寡母,辈分又高,说是没什么钱。在刘家村,还没被□□过。
只是这么疯狂的运动,刘明健家里到底受了些影响,早些年的时候,因为老爹死了,他奶奶也算他三个伯伯名义上的母亲,他三个伯伯不管心里愿不愿意,面子上做的还算可以,时不时的用些粮食给他们。虽然说吃的不是有多好,但勉强的温饱还是可以的。
是随着三个月前□□运动的风潮席卷刘家村,一切都变了。
本来刘明健三个伯伯的成分划分顶多就中农,其中刘明健的三伯刘钰厚因为不能干活且分到的土地较少的原因,还是个贫农。
可是刘家村本来就没什么富农,而刘老爹给起的那座青砖绿瓦的大瓦房惹了村子里不少人的眼。于是,除了被划分为贫农的刘钰厦只是被赶出这座房子外,他大伯和二伯都被村里的人挂上了牌子,成了被□□的对象。这种情况下,刘明健哪里敢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头铁读书?甚至于他过两年都准备观望一下再做打算。毕竟以前读书只是耗财,现在读书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了。
今天是1966年11月16日,党中央指示由谷牧、余秋里主持召开五部(冶金、水电、铁道、化工、机械)、七市(京、沪、津、沈、哈、汉、穗)及各大区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业交通座谈会,讨论工交企业“□□”的问题。
刘明健和谢莲花一起蹲在村子口的大喇叭下,摁着左扭右扭动个不停的刘明康,听着今天的政治事件大报告,哪怕肚子饿得咕咕响,他也听得津津有味。不像旁边的那些汉子们,一个个老和尚念经,在他看来,想要从政的话,这些时事新闻,他必须重点关注,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到时候不管是写材料还是做报告,还是下乡了解民情民生,他都有一个良好的底子。
一个上午的学习结束后,已经临近响午,谢莲莲花牵着刘明健和刘明康的小手回去了。刘明康揉揉小肚子,在远远的看见自己的家后,立马撒开脚丫子往家里奔去,他饿死了,终于能喝到奶奶煮的玉米糊糊了。
在从小就被饿着长大的刘明康眼里,玉米糊糊,就是这世上顶好吃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