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梅花汤饼
这日煎饼果子卖完,已近晌午,赵珺和小韭收拾东西准备回皂君庙。
此时摊子前却立着一个人,一位儒生打扮的清瘦男子,面露难色,踌躇不前。
赵珺以为他是来买煎饼果子的,微笑道:“客官,今日的煎饼果子,已经卖完了,请您明日再来。”
清瘦男子连忙摆摆手:“哦……不……我不是来买煎饼果子的……”
他的脸红了一下,小声问道:“姑娘,在下冒昧地问一句,你,你可是厨娘?”
小韭扯了扯赵珺的衣衫,小声道:“姐姐,这人说话真磨叽。”
赵珺依然微笑道:“我是厨娘。”
清瘦男子面上一喜,“那你可会做‘梅花汤饼’?”
梅花汤饼?自己好像在古书上见过这方子,赵珺点点头,“会做。”
男子大喜,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终于找到会做梅花汤饼的人了!”
这男子拽起赵珺的袖子就往前走,口中还念念有词:“芸娘,你等着……我这就来,我终于找到会做梅花汤饼的人了!”
“你放开!不许拽着我姐姐!”小韭拉住清瘦男子,她鼓起腮帮子,像一只生气的小河豚。
此时那男子才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松开了赵珺的衣袖,“姑娘,对不起……我……我实在是太急了……”
赵珺见那男子没有恶意,倒是有十分要紧之事,便道:“莫急,你且慢慢说。”
原来这清瘦男子姓沈名赋,原是泉州的读书人,也是个富贵人家子弟,却不顾家中父母反对,娶了一名山中贫苦女儿,闺名唤作芸娘。
沈赋自娶了芸娘后,便与家中闹翻了,夫妻二人搬出来住,生活拮据,加之他科举连年不中,为了养家糊口,便做起了来往泉州与汴京的行商。
此时北有辽国、西北有西夏,与大宋分庭抗礼,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受阻,但得益于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极为繁荣,往西洋、东洋、南洋各国贩卖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等各色杂货,带来的各国奇珍异宝更是不计其数,海上贸易如此发达,其中以泉州,是当之无愧的“东方第一大港”。
沈赋与芸娘二人便远离家乡,在泉州与汴京之间贩卖货物,将舶来的新鲜玩意贩卖给京城人,再将京城的好物贩卖给要出海的船只,虽说日夜颠簸,居无定所,但获利也颇丰。
好景不长,芸娘自幼身子骨弱,日夜奔波本就难以维持,上个月又听闻自己在老家的小儿子不幸病逝,悲痛至极,不消一个月,竟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沈赋眼圈微红:“芸娘已经吃不下任何粥饭,问她想吃什么,她说她很想念儿时在老家紫帽山曾经吃过一道‘梅花汤饼’的食物。”
他叹了口气:“我也是泉州人,但从未听说过‘梅花汤饼’,问遍了汴京城的厨师铛头,竟也没一个人会做梅花汤饼,今早路过皂君庙,见姑娘你做那稀罕玩意煎饼果子,我想或许你会做这梅花汤饼,这才问了。”
赵珺微微颔首,前世她爱研究古方菜,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书中看过此方子。
二人一边说,一边往沈赋的家中赶。沈赋的家中挨着朱雀门,在麦秆巷一带,两间青瓦房,便是沈赋租赁的住处。
他激动得推开门,“芸娘,芸娘,我终于找到会做梅花汤饼的厨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