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夏日,晌午时分,烧烤店静悄悄的,蝉鸣不断,绿影婆娑,赵珺不由地觉得有几分困顿,在大槐树下的太师椅,摇摇晃晃地几乎要睡着。
她迷迷瞪瞪之中,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气,柳兰舟正在做那“冰花露饮”。
那日,十二花神们在烧烤店吃好喝好,临走前没给钱,给赵珺十二小瓶花露,皆是用拇指的大小的琉璃瓶子装着,里面赤金橙红的液体不过两三茶匙的量。
这些花露赵珺也没当回事,随意收在店中,被柳兰舟看到了,惊叹道:“掌柜的,你从哪得到了这么些花露!”
这才得知,这些花露极为珍贵,皇宫大内不过也就是每年从大食国得十来瓶,且多为蔷薇露,哪里见过这么多瓶,且种类这么多的花露。
柳兰舟将这十二个琉璃小瓶打开,细细闻之,口中念道:“这一瓶是玫瑰花露,可治肝、和气。”
“这一瓶是野蔷薇露,可祛惊害痰。”
“这一瓶是鲜佛手露,可宽中噎膈;
“这一瓶是木香花露,可气胀心痛;
“白莲须露,“固精补虚。”
“佩兰叶露,辟邪。”
“马兰根露,惊风鼻衄。”
“玉兰花露,通鼻利窍。”
“侧柏叶露,补阴凉血。”
“绿萼梅花露,稀痘解毒。”
“金银花露,专消诸毒。”
“白荷花露,清心止血。”
[参考:《花露的中国情缘(中国故事)》孟晖]
兰舟笑着说:“这十二小瓶花露,不比那些市面上的假冒花露,竟是比那进贡的还好,价值千金,且是有价无市的。”
“我家原得过一小瓶蔷薇露,也不比这些个好。”
赵珺叹道,哟呵,这些小瓶瓶罐罐这么值钱呢?花神姐姐们可真大方啊!
柳兰舟道:“这花露除了药用,也可用清晨新汲的井水稀释花露,滴上一滴,制成冰花露饮,只是喝一盏,便透心清凉、香气久而不散。”
伙计们尝了这“冰花露饮”,果然清甜,只一滴,便如身置万花丛中,冷香艳绝。
“掌柜的,吃饭啦。”邬敬临喊了一声,赵珺才迷迷瞪瞪地睁开眼。
汴京城普通百姓多是一日两餐,早食和晚食,晌午间不过吃点点心果子垫垫肚子,但烧烤店中一日三餐,一是因为干活体力消耗过大,只吃果子晚上撑不住。二是晚上那顿正赶上客人最多的时候,常常没时间吃饭,因为他们店中是吃午食的。
入了夏,他们一伙人便在门口的大槐树下吃饭,原本一大张桌子极为宽绰,如今多了溪望、宁婴二人,便变得有些拥挤了。但正如那句话所说,人多吃饭越香,晌午吃着饭聊着家常,是一日之中最惬意的事情。
今日午食是槐叶冷淘、苦瓜炒蛋、虾子勒鲞,
槐叶冷淘的做法,是用门前这棵大槐树新鲜的槐叶嫩芽,剁碎了压出青汁来和面,捏成面疙瘩,或者擀成面条,和后世的菠菜面类似。
槐叶面条煮熟后,用笊篱捞出过冷河,再放入另一盆冷开水浸泡半刻钟,使面身更加清凉。吃的时候随意加些浇头,他们一行人喜欢吃鸡丝槐叶冷淘,蒸熟两个鸡腿,撕成丝,和凉透了的槐叶冷淘拌在一起,可以加些酱油、芝麻酱、芫荽,吃起来口齿生香。
夏日需要多多食“苦”,因而餐桌上少不了“苦瓜炒蛋”这一类的清热消暑的菜肴。
前两样他们是吃惯了的,这一道“虾子勒鲞”倒是新鲜。
前几日,州桥夜市有苏州来的小贩,沿街叫卖鲞鱼的,说是苏州采芝斋制成的鲞鱼,味道最是正宗。
邬敬临见那鲞鱼很是不错,便买了许多,又跟那小贩说的法子,做成了“虾子勒鲞”。
赵珺尝了虾子勒鲞,十分咸香,不由得赞道:“这道菜倒是新巧,是怎么做的?”
邬敬临说道:“夏天挑选白净带子鳓鱼干,放入水中浸泡一天,泡去盐味,在阳光下晒干,再入油锅煎,煎得鱼干一面变黄时取出来,在另一面没煎黄的鱼干上铺上虾子,放在盘子里,加白糖蒸熟,不要超过一炷香的时间。”[引:《随园食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