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又无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更不论官官相护,甚至还有人遵循“刑不上大夫”。
这在冯一博看来,都是特权践踏律法的行为。
说到这里,他叹道:
“大魏律其实已经很完善了,但又不够完善。”霗
陈勤之心中一动,面色有些奇怪的道:
“你是说……”
……
随后,冯一博和陈勤之二人秘谈良久。
从改革说到结党,从礼治说到法治,从普世说到特权,又从……
总之,从陈勤之府里出来,冯一博满脸的疲惫之中透漏着两分雀跃。
几日之后,他就让大波去小花枝巷传信。霗
冯一博和元春的约定,是每次朝会之前进行传信一次。
元春会定期让抱琴去荣府走动,他则有专人负责盯着小花枝巷,以便确定是否有新的消息。
这样每次的朝会上,两边才会知道各自的想法。
随后的朝会上,元春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又和陈勤之唱了一出“三请三辞”。
其实说辞依旧还是那一套。
无非是“朝中缺不得你这样的老臣”,“我们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
最后,再把景顺帝拉出来卖一通惨。霗
这一次,陈勤之实在“拒绝不得”,终于勉强接下了首辅之位。
朝中百官见此,都松了口气。
他们觉得新帝登基的风波算是过去,朝局迎来了稳定阶段。
天泰和景顺两朝的新贵,现在也成了老勋。
受到忠顺亲王的影响,山东那边的新贵全部直接下狱。
其余的新贵,也都还在调查之中。
但朝局稳定下来,他们此时也不由都跟着微微松了口气。霗
期待新的朝局之下,他们能够得以喘息。
开国一脉则依旧沉浸在喜悦之中,终日里得意洋洋。
尤其和贾府有亲的,都觉得自己成了当朝的新宠。
不少人悄然放开了手脚,准备大干一场。
捞钱的同时,也落井下石打击一下新贵的气焰。
荣府自不用说,每日车水马龙。
就算不求办事的,也去混个脸熟。霗
新党有了主心骨,又感觉有了希望。
不少人都送上拜贴,或是投靠陈勤之,或是投靠李守中。
两边都试着投一下的骑墙者也有不少。
总之,先在内阁之中找个墙头再说。
一时间,朝局确实相对稳定下来,百官皆大欢喜。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又发生了一系列人事变动。
虽然对他们影响不大,但有心者很快就发现一件怪事。霗
这些变动,竟然多多少少都和冯一博有关。
或是他的同门,或是他的同年,或是他的同乡。
这些人都还年富力强,却都入部任了要职。
李守中成为次辅,他的门生,也就是冯一博的同门,有人升官不足为奇。
可冯一博的两个好友,却出人意料的升了官。
杨明新去了工部,成为正五品的营缮清吏司主事。
这也就算了。霗
刘正更是直接升任正三品吏部右侍郎,专司外官的吏治考核。
还有远在江南的周俊,也被调回都中。
到户部任从五品的员外郎一职。
就连在象山有过一点交集的王至善,也被调回都中。
入刑部领了正六品的主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