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媒婆得势不饶人,见崔亭长护着,还想动起手来。
“你不打听打听,十里八乡我金婆的名号,你要这辈子能讨到老婆,我金媒婆的名字倒过来写!”
“好了,好了,快走吧,误了时辰,上头怪罪下来,大伙儿都得扣俸禄。”
崔亭长嫌媒婆啰里吧嗦,领着一众迎亲女子,走出了河汇村,往下一村去。
余文斌叹了口气。
金媒婆是黄安县县令小妾的远房大姑,小妾吹枕边风,弄来媒婆的铁饭碗,她牵手的亲事,没有万桩也有几千桩,人脉广。
得罪她,县内的年轻女子,怕都不敢嫁给程子晋。
程子晋冷笑一声,完全把金媒婆的威胁话,当耳边风,置之脑后。
转身走入何贯家。
何贯是河汇村的外来村民,八年前落难到这里,随即安定下来,从隔壁乡娶来了女工黄兰,两人生活也算恩爱。
程子晋自来熟,推门叫唤一声,“何大嫂在吗?何老哥?”
“谁?”
土屋的灶房里,走出来样貌算是端庄的女子,年纪大概三十二,手里有老茧,一看就知是经常干活的人。
程子晋还是初次见她,也不晓得她是不是黄兰,随口又确认了一遍。
“是这样,我听说你在隔壁乡是做女工的,不知道能不能替我做个鱼篓,这鱼篓可能有点长。”
“这个没问题,你要做的鱼篓,多大?我有空替你做,然后给你送去。”
“不要钱?”
“左邻右舍,谈钱多伤感情,反正我偶尔有空,替你做个鱼篓也不是难事。”
见黄兰这么热情,而且分文不取,程子晋反倒有点心不安,况且,这地笼需要麻绳和竹子。
并非与普通的鱼篓一样。
只是怕黄兰不认识,才谎称是鱼篓,地笼编织工作量大,恐怕还得占用她不少看庄稼、织布的时间。
琢磨一眼。
程子晋盘算了下,问:“何大嫂,你一天能挣多少钱?”
“这没法算,往日乡镇里来,我就买点苎麻杆回来,做成麻线,卖出去挣个手艺钱。”
“现在棉花价格多少钱?”
“二钱一斤,比往日贵了不少,怎么你也想学织线吗?”
“不是,我想雇你,帮我织线。”
黄兰见程子晋说的真切,却一脸稚嫩,权当是开玩笑,反逗弄打趣道。
“好,等你立冠,我替你织件衣服。”
“你在以为我在开玩笑吗,我没开玩笑。”
程子晋真是被她给逗了,虽然黄兰年纪三十二,比自己足足大了一圈,可心智纯朴,单纯的像个小女孩。
见她不信。
程子晋从兜里掏出十几个铜钱,“我没开玩笑,这钱你先去买些麻线、棉花回来,我马上要编制鱼篓,另外我给你付工钱,每月二百,你看怎么样。”
“二百钱!?”
“怎么?钱少了?”
“不,不是,可是你钱从哪儿来,你不是耕奴吗。”
签了卖身契,基本全部工钱都被上头压榨,剩下的一丁点也不够开销,怎么付得起工钱?
黄兰忍不住问出口。
程子晋却是得意的扯开话题, “这个你就甭管,一月两百钱,一月一结,怎么样?做不做。”
“这个我想商量一下。”
“还有什么好商量,你是怕我付不起钱吗?还是见我年纪轻,在胡说八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
“算了,既然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你。”
程子晋见黄兰不肯,不愿强迫,转身正要离开。
黄兰突然喊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