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8章 第48章【1 / 1】

南花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是开启悠闲时光,其实作为高中生,尤其是对未来有明确安排的高中生,自然要把本职工作做好。而张欣月身为好学生,班里的新晋第一名,想保持自己的优势并且持续不断地提升下去,写完寒假作业并预习新知识,复习老知识是基本功了。

除此之外,为了不与世界脱钩,她还得继续关注新闻、政策,了解国家发展大势,以便调整自己和秦朗的未来方向,不能在没想到的地方翻了车。

这不,腊月二十一的报纸上就在封面大版面发布了海市《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提纲确立了海市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要在二十世纪末之前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多功能的、产业结构合理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

等同于国家明确提出了京城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海市作为经济中心的规划布局,这也是改革开放后,除建立深市特区外很重要的一步。

看到这个,张欣月兴冲冲地在饭桌上对张欣阳说:“姐,深市太远了咱非必要不考虑,京城在经济上始终落后南边一两步也不要想了。但海市是你做熟了的,想赚钱可一定得抓住这个机会啊!”

张欣阳一脸迷茫:“……啊,这国家的政策大势,还能关我小老百姓的事儿了?我不是已经从那边进货了吗?还能干啥?”

“当然关了,这就跟出现改革开放,建立特区一样的,没那些大政策上哪儿给你做生意去?”张欣月眉飞色舞地解释着,都顾不上吃饭了,被王凤英敲了下筷子才继续夹菜。

张建明默默地听着,到这里忽然来了句:“月月说的也有点道理。这么看下来国家对内部的发展,对经济的看重已经是场不可逆的大势了,老百姓的观念还是得继续放开才行。咱厂里开会不也在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么。”

自从张欣阳盘好帐,隐晦告诉家里人这半年赚取的一个数字区间后,张建明显然一直在思考,到现在竟然都不嫌她们天天说海市了。

张欣月连连点头:“嗯嗯爸你说得对。改革开放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得让一部分聪明人先富起来。所以,姐,你一定要胆子更大一点,不要局限在进衣服到咱这乡下卖的模式了。”

“那要怎么样?”张欣阳还是不懂。

“比如,嗯……”张欣月眯着眼睛嗦着筷子思考,“要跟海市联系更紧密,先在那儿设个根据地吧——我是说开个商店或者销售公司,就跟咱逛的那些一样。你们的进货途径就可以更规范更频繁一点,不用人啥时候想到啥时候去了。”

“另外,这个根据地可以产品更多一点,不限于进衣服。甬城杭城、苏市金陵,长三角地带作为膏腴之地,比咱这儿更先进更富裕,茶叶、丝绸、刺绣的特产,甚至进口商品、私人定制产品,甚至小工业制品……抓任何一门放到咱这里,都会被人追捧吧?连你说过没敢做的婴幼儿产品也能做了——当然这只是展望,是我随口一说。不过现在杂一点也不要紧,慢慢做精做专,做出品牌。”

“同时,把咱这儿的东西运过去到海市卖,开始南北双向销售策略!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民俗特产等等,就像我那些泥塑礼盒一样。别小看咱这儿土不拉几的东西,找到合适的群体一样被追捧——比如那群老外。甚至可能变成出口产品赚外汇呢。”

她说得嗨了,放下筷子指指点点:“这才是第一步。等这一步走稳,就可以从小的扩展到大的,自己开厂!变成供货方,还能帮助地方经济。然后买房子买商铺!大城市的地盘儿越早圈越划算……”

她还没说完就被王凤英打断了,“越说越不知道东南西北了,还在海市买房子!现在的房子都是单位分的,想自己买,放以前这叫投机倒把!”

“……不能买吗?”

张欣月瞬间有点心虚,她回想这半年来看过的旧报纸,终于隐约想起来,“80年开始邓总设计师就提出要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吧?妈,既然计划经济时代结束了,势必会结束只能分房的历史,人们有钱想买就买。这一天不会远的。”

她振振有词,说到最后越发自信和强势——因为这就是大势呀,是王凤英和张建明无法想象的发展趋势。

镇住父母之后,张欣月重新恢复冷静,“我也不是说当下,马上就让我姐做到这一步。毕竟像妈说的现在还不行。但你们相信我,国家发展越来越快,这些都会到来,我姐的生意也一定会跟着走到这一步的。”

“姐,你信不信我?”

张欣阳听了这么一大通,就仿佛把一大堆无法理解的东西塞到了脑子里,连脸色都变空洞了。她停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呐呐道:“我……我想一想吧。第一步先开店是吧?我知道了。”

张欣月满意地重新拿起筷子。

张欣阳也是有魄力的,不然也不会成为剧情里最重要的女配角了。她长吸一口气,马上就开始安排:

“不然我去找老吴,咱们一块说说吧,我没听懂,说不定他能懂呢。怎么开店,除了衣服先卖什么,让谁去,谁在涿城留守——还得找合适的女的帮卖东西收钱才行——甚至老吴会不会同意,不同意的话我们怎么办,都得说清楚。”

“嗯。”张欣月点头应下。

张建明这时点王凤英:“你下午也跟着去吧。要实在不行,你就请长假,先帮欣阳一起干。”

“……说什么胡话呢??请长假??”王凤英声音都尖锐起来。

张建明解释道:“欣阳缺人手。让她给你开工资。”

他接着说,“你不是跟我说过吗,在海市跟人聊天说很多人都停薪留职做个体户赚钱,咱们这儿虽然少,但我也见过几个这样的……我这几天都在琢磨,你说欣阳赚这么多钱,是不是国家发展真的变了?是不是在厂子里老老实实干活,真的就再也变不回以前叫‘工人老大哥’的时代了?”

“那厂子是国家的,咱也是为国家干活,还能不管咱们!谁知道欣阳这钱能赚几年?万一没多久就不行了,不是连工作都丢了?”王凤英还是转不过劲儿。

他叹口气,眼神有些沧桑:“所以是请长假,留着职位,以后不行了再想办法回来。其实我也不懂……咱没那些魄力,但闺女决定了倒可以试试。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嘛。所以我继续好好待着,做你们的后盾,你去帮欣阳。”

王凤英沉着脸闭嘴了。

xx

虽然王凤英还想不明白,但她见识过海市的繁荣,还有张欣月和秦朗灵活卖礼盒、甚至连老外都拿下的样子,让她确实没那么固执了。

说白了国人骨子里始终有种冲劲儿,只不过被这几十年的政策压制框住了而已。

所以她到底跟着去了。

然后张欣月拿那些先进思想给老吴上课,虽然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甚至她也说不清怎么落实到实际,但,老吴懂啊。于是她提供方向,老吴完善过程,一整个下午就确立了南北两个方向同时着手,大力发展海城根据地,外加开拓运输渠道的发展战略。

连他的舞厅都想着转给手下了。

聊完,老吴感叹地说:“果然读书人脑子活泛……妹啊,我早就看你和秦朗这小子不像普通人,在海市连那些老外,咱都不敢搭一句话的人都能搞定,现在又给咱指这么一条路……你放心,我肯定不过河拆桥,你跟你姐指哪我打哪!我们赚的钱也有你的一份儿!”

他拍着胸脯做保证,还不忘向王凤英表现稳重,也确实让张家三口放心了一点——虽然这保证之下明显藏着对张欣阳的小想法。

不过张欣月不在乎。

抓住风口赚钱嘛,顺便远离京城和剧情,多好!

xx

办完这件事,等于完全把张欣阳跟剧情那对男女分离了开来,张欣月穿过来后最紧迫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总算完成,瞬间觉得自己整个心神都放松了下来。

她好好休息了一天,跑去找秦朗,秦朗已经去探望大壮了。又去找王巧红,愉快地说了一通海市见闻,比如破烂的海市火车站、人山人海的南京路和外滩、著名的红房子西菜馆,比如高大的水杉、塔楼一样的交通岗亭、人行天桥……

按下老外们不谈,张欣月实实在在收获到淳朴女孩的崇拜和感叹,到最后甚至生出一股得意的情绪来,不由让她觉得自己都变幼稚了。

然后晃荡回家大扫除,帮着准备过年的东西,给王凤英打下手包饺子。

正乱忙活的时候,秦朗终于回来,一见到张欣月就说:“知道我今儿遇见谁了吗?又看见赵力军了。”

赵力军?那个二中的老师?

她还没反应过来,秦朗身后又有个声音传来:“请问欣阳在家吗?”

——是女主,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