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6章 华山【1 / 1】

朱楼一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兴定都长安,后改名“神京”,因承袭明制,时人戏称大兴为“西明”,戏称神京为“西京”。

立国之初,太祖命人整治运河,疏通运河故道,重挖广通渠,自此,神京、金陵、北平三座大城水路相接。

所乘船只以及船上的用度自不劳他们多虑。

一路所见,光着膀子的纤夫在烈日下拼命地呐喊,衣衫简陋的挑夫在盐商老爷的叫嚷声中步履维艰,因黄河泛滥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搭着茅草帐篷栖身,贾璧清晰的意识到,这是活生生的封建社会。

当然,熙来攘往的运河码头,恢宏古朴的古代城市,光鲜亮丽的乡绅老爷,仆役成群的富家公子,亦见了不少,古代的贫富分化不比后世差。

至陕州(三门峡)地界,果见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水流迅急,着实不利于航运。

据净道人所言,太祖皇帝力排众议定都神京,为了整治黄河三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时至今日,三门河段对于来往船只的载重、大小、料数等仍有限制,尤其是漕船,若体量过大,就不得不采用水运转陆运的方式。

至风陵渡下船,因贾璧不会骑马,便雇了一辆马车,不到半日,到达华阴县华山北麓。

兴朝的行政区划,和前明相比并无太大改变,然废除两京制,置十五布政使司(明十三省加南北直隶),合并原西安府(关中中东部)、原河南府(洛阳盆地)、河东三州(绛州、解州、蒲州,今运城)、汝州(今平顶山)称京畿,西安府改名京兆府、河南府改名东畿府。

玉泉观位于华山北麓峪口,亦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起点。放眼望去,观内古树虬蟠,绿荫蔽天,曲廊曲折,泉石竞秀,风景迷人。

抬头仰望西岳华山,那挺拔伟岸、壮美超群的笔直山峰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牵着朦胧的烟雾在山巅弥漫。此情此景,两世为人,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顿生无限怅然与遐思。

玉泉观香火极盛,门前有谈笑风生的员外、儒生、公子,华冠丽服,绫罗绸缎,颐指气使,非富即贵;有辚辚萧萧的车马,或掀起车帷者,穿金戴银,穿红戴绿,佩戴的珠宝能耀瞎人的眼睛,是讲究体面的女眷。

净道人深吸口气,笑道:“江南一行,功德圆满矣!”

一个身着蓝色大褂的胖老道迎面而来,身后跟着四个道童。

胖老道胡须抽搐,谄笑道:“净师兄,你可算回来了。”

“师弟。”净道人拱手,因问:“怎么,可是出什么事儿了?”

“倒没什么大事儿,不过观内没有师兄这样的元老坐镇,下边儿一个个提心吊胆的,整日里都期盼着你回来呢。”胖老道一边儿说着,一边儿打量着贾璧,问道:“这位是?”

净道人介绍:“他是我新收的关门弟子贾璧。”又指着胖老道:“这是玉泉观的监院仁远道长,亦是为师的师弟。”

贾璧也不知怎么行礼,因躬身道:“贾璧见过仁远师叔。”

“关门弟子?”仁远眉头一挑,笑道:“师兄,你竟然收徒了,这可是奇事一件。”

当下命道童接过两人的行囊,安排贾璧的食宿,引荐观内的高层等事,不提。

玉泉观的现任方丈是净道人,道号仁净,如今不大管事儿,只是武艺高、资历深,被一众道士视为镇观之柱、精神偶像;方丈之下,是监院仁远,主持观内一切事务;监院之下,有三都五主十八头;另有二十四位执事,不提。

玉泉观属全真道,而全真道道规森严,凡出家者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贾璧怎么可能出家?正式的拜师大典也就不会举办了。

次日,净道人带着他上了华山朝阳峰(东峰),一路艰难攀爬,过五里关、毛女洞,可见来来往往的柴夫、挑夫、猎户、仆役,及至千尺幢,远远望见一座古朴的庄园盘踞在朝阳峰畔,在落日的余晖下熠熠闪光。

净道人道:“这就是朝阳山庄,也就是江湖人士向往的‘华山派’。”语气中充溢着讽刺。

所谓的江湖门派,往往是当地的地主豪强,“华山派”亦不例外。据传,本朝太祖曾在此地学习武艺,朝阳山庄理所当然的圣眷恩隆,华山脚下的万亩良田、数千佃户,都是山庄的财产,实力之雄厚虽比不得四王八公,但亦令平民百姓咂舌。

当下门子引师徒两人过了照壁,一路所见称不上豪奢,倒是有古风风格。至一个复古的大堂,一个头拴短巾、身穿青衣的小厮高声呼喊:“净道长到了!”

厅内坐了六人,上首是一位须眉俱白、但红光满面的老人,正怜爱地抚摸着一把精雕细琢的宝剑;左边依次是一位头顶扎了一髻、发缕披散、身着宽袍的彪形大汉,一位白脸凸眼、穿着短褂的凶煞之人,一位相貌狰狞、却兀自憨笑的傻大个。

右侧依次是一位眼神犀利、身着石青色袍子的中年妇人,一位头梳双刀髻、一身粗布长衫的美妇。

两侧还站立了数位年轻男女,外貌穿着各异,不提。

“师兄,你终于愿意上山了。”那老者和净道人寒暄数语,观察起了贾璧,奇道:

“这便是你的关门弟子?俗家还是出家?”

“我这徒儿姓贾名璧,不愿出家做道士,只好将他带上山来。”

净道人一一介绍:那老人便是掌门人“神剑仙猿”穆仁磬(穆人清),彪形大汉是“神拳无敌”桂信述(归辛树)、白脸人是“白旋风”崔邱善(崔秋山)、憨笑者是“寡言客”雅魃(哑巴),犀利女是桂信述之妻桂二娘(归二娘),梳双刀髻者是“淑女剑”安淑宁(安大娘)。

穆仁磬大弟子“铁笔铜算盘”黄震(黄真)在外经商,不驻山庄;关门弟子是宁远兵备道兵备使原重涣之子原晟志(袁承志),现驻扎在辽东和女直人对垒。

除了穆仁磬,其他七人,合称“华山七子”。

站着的几位,有“八面威风”冯南笛(冯难敌)、“伏虎金刚”崔席明(崔希敏)、安淑宁之女安晓慧(安小慧)、“没影子”梅建河(梅剑和)、““五丁手”刘佩胜(刘培生)、飞天魔女”孙仲茵(孙仲君)、桂信述之子桂钟(归钟)、施骏(石骏)等三代弟子;还有冯南笛的两个儿子,冯不珀、冯不璀,是四代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