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野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两天不知为何,黄大姐像是犯了什么心病似的,整日愁眉不展。来朱廷桂的摊子摆龙门阵,话也没有以前多了,常常说不上两句就陷入了沉默,蔫头耷脑地坐在凳子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朱廷桂深感好奇,关心地问道:“亲家,你这两天是怎么了,为什么看起来心情不怎么好呢,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黄大姐淡淡地瞧了她一眼,叹了口气,满脸忧愁地说:“唉,别提了,烦都烦死了,哪里还高兴得起来哦。”
“不妨说出来听听,也许我能为你分忧解愁呢。”
“说出来也没用,这事儿你帮不上忙的,反倒惹你忧心,这是何苦呢?”
她越是这样,朱廷桂就越是要探个究竟。
“说说看嘛,就算我真帮不上忙,说出来你心里也要好受点儿,我看你一天这样闷声不响地憋着,没准儿哪天都给憋出病来了。”
黄大姐见亲家这么有诚意,知道再隐瞒下去倒显得自己不近人情了,犹豫了半晌,便将心里的苦闷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她有个小儿子今年小学刚毕业,下学期就要念初中,可他们乡下老家没什么好学校,她儿子成绩也一般,要想读上城里的重点中学,除了托关系走后门之外,实在没有第二条路,但自己又没有门路,就问朱廷桂能不能给想想办法。
朱廷桂沉吟了一会儿,说:“办法倒是有,不过要花点钱,我认识山花中学一个招生办主任,就是专门管这块儿的,可以托他想想办法。”
黄大姐听说亲家有门道,心头大喜,但听说要花钱,又有点犯愁,她苦着脸,怯怯地问要花多少钱。
朱廷桂说:“我女儿去年上初中就是找的他,花了三千块钱加两条软中华。”
黄大姐听了,吐着舌头说:“天哪,要花这么多钱,我哪里拿得出来啊?”
“这算便宜的了,要换个不认识的人去找他,至少要这个数。”朱廷桂伸着五根手指说。
黄大姐吓得直甩脑袋。
朱廷桂细致地介绍道:“山花中学是市重点中学,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让孩子进去读书,如果没有关系,就算花再多钱也休想进去。婷婷能读上那个学校,也是因为那主任是我一个姑表兄弟,看在亲戚家的份上,才破例给我弄了个名额,价钱也优惠了不少,就这样还花了好几千块钱呢。不过这钱不是他一个人独吃,他也要上供,上头好多人都盯着这块大蛋糕呢,不一处处打点好的话,要不了多久这肥缺就得让别人谋了去。”
“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名堂啊!”黄大姐故作惊讶地说,其实她早就知道招生腐败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们村里有好几个暴发户的子女就是通过托关系走后门,才读上的重点学校。
“能不能给你那位姑表兄弟说说,让他再优惠点儿,这么多钱我怎么拿得出来,就是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卖了,也凑不齐这几千块啊。”黄大姐可怜巴巴地说。
朱廷桂见她说得怪可怜,不由动了恻隐之心,思量了片刻,道:“说也没用,这已经是最低价了,要不是看在亲戚的份儿上,起码要多收一倍。这么着吧,你既然没这么多钱,我倒是可以资助你一点儿,你还差多少?”
黄大姐大为惊喜,万万没想到亲家会如此仗义,早知道这样,还有什么好忧愁烦恼的呢?不禁暗笑自己迂腐。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她抑制着内心的激动,装出一脸难色说道:“还差得远呢,我现在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千把块钱,大姑娘明年要上高中,还得给她准备学费,唉,我真是命苦啊!”
朱廷桂听了,心里一阵苦笑,想这还真是隔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呢。但自己既然已经说了,就得信守诺言,她咬了咬牙,说道:“没事儿,我借给你,读书要紧,不能因为这点钱,耽误了孩子终身。”
黄大姐大喜过望,千恩万谢地感谢着亲家,就差趴在地上给她磕头了。
朱廷桂连忙拉住了她说:“不要这样,如今你我是同学兼亲家,关系不比别人,以后婷婷还有好多事要靠你操心呢。”
黄大姐满脸欢喜地说:“那是当然,不消亲家吩咐,改天我一定让小儿来亲自上门道谢。”
“不要这么客气,只要他自己好好念书,将来能有出息就好了。”
“话是这么说,但礼节还是不能少的,改天抽个时间,我一定叫他来见见你。这小子,糊里糊涂蒙了你这么大的恩惠,不当面知谢一声怎么行?”
朱廷桂见她这么客气,也不好意思再拒绝了,便说:“好吧,改天他来了,让他多玩几天再回去,他还没怎么进过城吧?城里好玩的地方多的是,让婷婷带他去逛逛。”
黄大姐正求之不得呢,连说:“那好啊,他俩年纪差不多,正好可以做个伴儿。他在乡下也是跟别的孩子在田间地头到处乱跑,好久没见,都不知道他晒成个什么黑鬼了。趁着这机会,正好让他到城里来开开眼界,长长见识。亲家你想得真是太周到了。”
三天后的下午,黄大姐就拎着一大包衣物,牵着一个瘦骨伶仃的小孩儿上亲家的烟摊子来了。
招呼寒暄了一番后,朱廷桂打眼一瞧,见这孩子瘦得像只圆规似的,剪着个小平头,一副獐头鼠目,尖嘴猴腮的样子,模样不怎么讨人喜欢。
唯一可喜的是皮肤倒是蛮白皙,不像他妈说的那样黑,人看起来似乎也蛮老实,两手贴着裤腿,低头垂目地站在摊子外,不敢抬眼看人。
他穿着一件尺码过大的蓝色t恤,脚上趿着双黄凉鞋,上面还沾着泥巴。
“这就是你儿子吗?”朱廷桂问亲家。
“是啊,这就是小儿,”黄大姐笑着说道,“世人,快叫朱阿姨。”
那孩子怯生,像个木偶似的杵在那里,半天都不敢吭一声。
这可把黄大姐急坏了,对他大声命令道:“快叫啊,你是怎么了,在家里都还好好的,怎么一到城里就变成哑巴了?”
那孩子脸涨得通红,直愣愣地竖在那儿,仍是半个字也蹦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