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不要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许大茂感触更多的是,邻居大娘端来热腾腾的一碗面,还有村长借给主角的一件羊皮大衣。
没有刻意的煽情主角的悲惨,也没有重点宣传他们的好心好意,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顺其自然的自然。
这就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朴实无华的情感。
许大茂要翻新傻柱的旧屋,提出想这几天中晚饭都在他们家吃,二大妈也没啥意见。
二大妈乐呵呵的:“这孩子,买这么多东西干嘛呢?”
许大茂笑了笑:“一点心意,中午可有七八个人呢。”
实际上,装修的师傅,总共就三位。
一个老师傅,两个小徒弟,外加许大茂自己算一个帮工。
修缮房子这种事情,街道也不可能真的安排一大批人来,你又不是大领导?
许大茂出钱买米买菜,二大妈负责做菜,闲来无事的何雨水和秦京茹也跟着一起打打下手,其乐融融的。
中午,二大爷并没有回来吃饭,轧钢厂的人,午饭都是在工厂里吃的。
同样,二大爷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也是在学校里吃午饭。
只有最小的刘光福,目前还是初中生,离家近,是每天回家吃午饭的。
刘光福中午能回家吃饭,作为主要配角的棒梗,自然也是每天中午回家吃饭。
中午的时候,后院传来诱人的肉香,棒梗自然觉得手里的白膜不香了。
其实,贾家的条件,确实是不错的。
棒梗嚷嚷着:“奶奶、奶奶,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贾张氏也是无奈了:“好好好,晚上就让你妈去买点肉,解解馋。”
小当和槐花压根没有发言权,只是默默地啃窝头。
窝头,也叫黄面膜。其实就是粗加工的玉米粉做的,类似空心馒头,真心不好吃。
但是粗粮便宜,基本上,条件差一点的家庭,主流食物就是玉米面或者高粱面,都是粗加工的。
如果是精加工的细面(其实就是现代超市买的散装玉米面的那种程度,可能还没到这样的水平),价格堪比优质的白面,贵的离谱。
二大妈就发觉了食材的不对劲。
“大茂啊,不是我说你,花钱也不是这么大手大脚的,这精面,多贵啊。还不如白面呢。”
同样是玉米面,精面一斤就是3毛2分,而粗制滥造的棒子面是9分(过年前两月便宜一分钱一斤)。
精面不仅仅要加工多次,挑选的玉米粒,都是非常饱满的。
而粗面,就是玉米棒子的尖端也搅碎了,添加进去,中间可能还夹渣子,不用奇怪。
许大茂笑了笑:“白面也有,在这里。”
老实说,如果不是他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怕被抓,一天就能干成四九城最大的粮食供应商。
当然,也仅仅限制于四九城,供应全国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他空间就那么几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