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上将邢道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折腾了一段时间之后,京城总算恢复了秩序。
而在京城恢复秩序之后,对于李子明和新皇帝朱慈烺来说,首要的事情自然就是恢复朝廷的运转,所以,确定新的内阁就成了头号事项。
蒋德璟由于赞同太子南迁,因此朱慈烺提议由蒋德璟留任内阁首辅,李子明对于首辅这个位置没太多想法,这个位置在大明是标准的背锅位,因此他没有反对。
户部和兵部两大部门的尚书陈新甲和倪元璐都在李自成进入京城是自尽殉国,这两个部门看起来都颇为重要,但那是以前,如今兵部压根指挥不动几支部队,户部更是穷的叮当响,这两个部门如今与其说是重要部门不说说是烫手山芋。
朱慈烺在一众候选名单中选来选去,最终决定将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交给吴牲,这是因为吴牲很早就在西北与农民军打交道了,算是目前北京朝臣之中不多的知兵之人了。
户部尚书则是由原户部侍郎蒋臣接任,尽管蒋臣搞的“新大明宝钞”迅速破产,新大明宝钞如今早就成了废纸,最终这些宝钞以超低价格给了李子明:
嗯,对于李子明来说这玩意倒是挺值钱的,毕竟新宝钞几乎是断代的存在,在古币市场很是吃香。
总之,朱慈烺认为蒋臣是肯做事且能做事的,于是就提拔他当了户部尚书。
兵部,户部这两部门李子明没有干涉,但吏部尚书作为六部最重要的官职,李子明决定将吏部拿在自己手里。
由于原吏部尚书李遇知也在北京失陷时自尽,因此吏部尚书需要一个新的人选,这个人选李子明他早就想好了:
这个人就是水太凉先生,水太凉投奔李子明几年了,李子明觉得也是时候让他发挥下大作用了。
除了吏部尚书,另一个李子明想拿在自己手里的尚书是礼部尚书,控制住礼部和吏部,基本上就控制住了官僚体系,在大明这个环境之下,这个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想来想去李子明决定将礼部尚书交给另一个著名的大奸臣:周延儒,额,虽然老周和水太凉先生关系不好,但两人至少都是东林党人,外面不知道的人一看还以为朝廷又“众正盈朝”了呢。
当然这些都是暂时的,以后李子明会不断抽调自己培养的官员进入中枢的。
处理完官员任命的问题之后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分赃,额,处理战利品的问题了。
无论是李子明还是朱慈烺,两人都不打算把李自成搜刮的银两让出去,于是怎么分配这笔钱就是一个问题了。
据说历史上李自成在北京帮大明搞了一把财务公开之后捞到了七千万两白银,不过这个时空的李子明清点了一阵却发现所得只有五千多万两白银:
也不知道剩下的钱是被李自成带走了还是李自成搜刮得没有历史上那么卖力。
不过这么大一笔钱还是把朱慈烺吓住了,他咬牙切齿地说道,“这帮王八蛋,先帝在世之时曾经请求官员们捐资解燃眉之急,这帮王八蛋凑来凑去只凑了不到十万两白银,而闯贼一下子就搜出了五千万白银!”
李子明心想崇祯帝那样搞本来就有问题,公开要求官员捐献的话谁敢多捐?多捐岂不是表明自己是一个大贪官?
对于朱慈烺的抱怨,李子明没有回应,他转移话题,说道,“陛下,这笔钱首先应该补充军饷,大明诸军欠饷太多太久,这次闯贼自陕西到达京师如入无人之境便是诸军对朝廷怨气太大所致的恶果,其次朝廷借债要还,特别是苏指挥使那身上那笔巨债,若是朝廷不给他还,他怕是一辈子都还不上。”
朱慈烺点点头,说道,“辽国公言之有理,那朕让户部清点诸军所需银两,尽快补齐,另外欠辽南银行的欠款也一并还上。”
朱慈烺说到这就不说了,显然他的意思剩下的安排与李子明无关了,不过李子明可不能让皇帝乱花钱:
他不表示的话朱慈烺一准学习老蒋,来个“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
而这是绝对不行的,因为现在大明最需要钱的不是军事领域,而是水利领域。
如今大明的水利系统就是依托答辩,这也是明末天灾频发的重要原因。
自天启朝以来,一众官僚们主要精力都用在搞人上来,搞水利这事,除了崇祯朝首任户部尚书郭允厚还有后来的毕自严,其他人都不怎么在意。
于是李子明说道,“陛下,还有另外一件要事就是各地水利以及漕河疏通,此事万不可拖延!”
朱慈烺无奈,他也不装了,说道,“辽国公,你准备留多少银子给朕重组军队继续进攻闯贼?”
李子明回答道,“陛下,闯贼并非当今第一要务,若我大明政通人和,区区闯贼蹦跶不了多久,若是大明依旧和以前一样,那么剿了李自成还会有王自成,张自成!”
朱慈烺看出来了,李子明感情是还不想把剿灭闯贼放在第一位啊,他只能叹了口气,说道,“好吧,那辽国公,那重建京营总是必须的吧?”
李子明无语,朱慈烺长在深宫之中,对于国事的理解比他还不如,因此他不想再和朱慈烺扯这些,便说道,“陛下,臣建议召开内阁会议,把银子的事情谈妥,如何?”
朱慈烺想了想觉得用集体会议的话可以防止李子明自己搞一言堂,便答应了李子明的条件,召开了内阁会议。
重新进入大明权力中枢的钱谦益有些恍惚,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是以这样的方式再次进入大明权力中枢,他与周廷儒自然是站在李子明这边,内阁商讨半天之后,最后还是搞出了一个大体遵循了李子明计划的方案:
内阁最终决定拨出一百万两白银给皇上做内帑,其余并入户部,并且补发军饷,偿还债务,并拨款整修水利,疏通漕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