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章 异世【2 / 2】

修身齐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是,地球在哪个方向我也不大清楚了。应该很远很远,我们是从奥罗拉星系过来的,那破烂地方我真不想待,来这开发一个新的世界,多有趣。”中年男子指了指他们原来星系的方向,然后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休眠的时候有可控核聚变技术了吗?你也稍安勿躁,我们这个文明是善待休眠者的,谁唤醒你,谁就是你的监护人,要帮助你适应这个世界。在别的地儿休眠者可没这么好命,当奴隶的都有。虽然机器人普遍使用了…但人这东西他好玩,还便宜。”

“我叫孔津,休眠的时候还没有可控核聚变技术。”孔津答道。他已经稍微从刚才的不安跟不解中缓和下来,开始好奇地大量这艘飞船。

“这样啊,那你休眠得有2000多年了,估计你可能得再适应适应现时代。有兴趣做我的助手帮我的忙吗?我可是为你支付了苏醒需要的费用的了,你不乐意的话,我可得再苏醒一个。”没等孔津回答,他继续说半恐吓的说道:“别怪我不提醒你,你现在苏醒过来,不一定能自己生存下去,做我的助手,还能混点儿生活物资。”

“那好吧。不过我应该干些什么?”孔津觉得先答应下来,有个人带着,熟悉这个世界可能会容易些。

“下面,是我们的新家园。你协助我进行一些大部队移民之前要做的前期工作。有些工作我没法出面,你得替我去做。”中年男子指了指下方,说道,突然想起了什么,解开上衣袋,掏出一个约小指粗的东西交给孔津:“飞船上不单单只有华人,塞进耳朵,能够把他们说的话自动翻译成中文,额,好吧,那些洋鬼子说的大概也能算中文。”

孔津将这个小东西接了过来,这设备材质柔软,就像耳塞一样,塞进耳朵后听力竟不受影响。他虽然对眼前陌生的世界满腹狐疑,又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他看到这医院里,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设备,全医院只有一个医生,但有不少机器人在忙碌着,一个接一个休眠舱被运进来,等待着被苏醒。

“走吧,我们该去做些准备工作了。”中年男子说着,手推动这舱壁往外“漂”去。

“漂”出这个医用舱,孔津这才知道这艘飞船多么巨大,中央大厅上,穿着各种不同衣服的人漂浮着来来往往于不同舱室,有穿着跟他差不多类型的,有穿着类似宇航服的,但很贴身,并不像以前见过的宇航服一样臃肿。

“卧!天啊,这么巨大的飞船!”孔津心里被眼前的场景震慑住了。

他看着透明的穹顶,竟然还有十几艘巨大的飞船在更高的轨道上保持着跟他所在的飞船相对静止。这些飞船没有尾迹,应该都关闭了动力在绕着底下的暗红色行星运转。空中有几艘小型的飞船倒是喷射着尾迹,应该是在不同飞船之间运输人员、物资的。

“登陆之前,我得先去离心舱里模拟下重力环境适应下。你刚苏醒过来,肌肉力量足够,不需要适应。这样吧,那边有个观景舱,里边有非常先进的设备可以实时看到这颗星球的面貌,你先熟悉一下情况。舱壁上有些交互设备,你自己摸索下,学习下智能计算机的交互、技术的发展。餐厅有水跟免费的合成食物供应。”中年男子把孔津领到观景舱门外,交代一些事项之后,就先离去。

孔津进入观景舱,舱内有数台高清望远设备和一个全息投影的星球模型。他摸索了下,发现交互系统非常友好,很容易操控。

他操作起这个全息星球模型,这是一颗在双红矮星系统上的行星,因为轨道距离双恒星太近,行星被潮汐锁定,永远只有一面向着那两颗黯淡的红色太阳。

他发现可以自由放大缩小所选区域,放大的级别分明到了毫米级,连地上的沙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还能斜向看不同角度。他猜测是通过卫星组网拍摄画面后实时投影。

红色且暗淡的光照射在这颗星球上,呼啸的寒风一直从星球的南极吹向北极。设计系统的人把直射点定义为北极,把直射点对向的位置定义为南极。

这颗星球上有4片不相连的大陆,面积都不是很大,得有9成的面积是暗红色的海洋。他观察了最大的那片大陆,大概比母星华国的面积稍微大点儿,有75的陆地在向阳面,这块荒芜的大陆上已经有了一些生命力强悍的植物,寒极吹来的风吹起了炽热的黄沙。

在直射点的一片大陆面积大概只有华国的一半大,但已经是第二大的了。另外两片大陆一片在寒极,一块全在阳面上,但远离直射点。

孔津试着用望远镜观察了下底下的星球,但这会飞船正运行到最大那块大陆的的最南端,他看到寒风席卷着巨浪拍打在岸崖上,留下一柱柱冰棱。

他的刚苏醒来的焦虑被冲散了,看着如此魔法般的科技进步,看着人类能建造如此庞大的飞船,他内心激动、震撼,对于到这颗新的星球去生活,他甚至有点跃跃欲试,迫不及待了。

但另一方面,他的心态还停留在二千多年前刚高考完。他不由得想着,他的家人在哪里?他的父母,他的哥哥们后来怎么样了?那个胖胖的死党考得怎么样了?最后去了什么学校?他偷偷喜欢着的那个女孩,成绩是否理想。

两千年!他们是否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了吧。孔津有点儿焦虑感,不大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他想缓解下不安心心情,又非常好奇这个时代的科技进展,便操作起了一旁桌面上的智能设备。

在设备中检索信息,他想了解在时代的技术是否会如魔法般颠覆自己对物理的认知。

即使核聚变引擎的使用,在经历漫长的加速阶段后,航天器的最大速度也仅仅达到光速的30,而且因为燃料原因,一般只能以20即02c的速度航行,在跨恒星系飞行中,飞行一光年也需要十几年时间!

人类的通讯依旧在光速的束缚下,在太空时代通讯极为困难。光多快,信息交流就有多快。跟距离一光年的星系交流,一答一问,得两年时间。跟10光年之外的人类星系交流变得几乎没有必要。发出的信息到距母星最近的恒星系也得4年多的时间,一次交流,8年时间。那么,他们所在的星系,跟太阳系实现一次通讯交流需要60年时间!

技术进步了,但科学没有。今日所实现的,完全仅仅是两千年前的物理理论所能实现的罢了。

他进而了解起当前时代人们的生活模式,又是失望透顶,现时代,并不是他所想象的美好时代。

这个时代,在跨恒星漫长飞行过程中,飞船的载员几乎都会选择在休眠仓休眠,而其子女在飞船上或者在星球上接受教育、成长,最终到达目的地后,经常会出现休眠的载员比其子女还年轻的情况。

一些大型星际企业甚至已经成为国家一样的一个实体存在。各个星系之间进行着非常有限的星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