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38章 收豆【1 / 1】

隐寂城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了电话以后,魏央对家里面的情况,也知道的多了一点,到了该收豆的季节,便显得不慌不忙了。

直到收豆的收割机过来的时候,老人才打电话通知了魏央。

魏央和董志娟一起回来了,董志娟见到老人依旧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是也没有与老人拌嘴,两人依旧是谁也不搭理谁。

魏央已经司空见惯了,电话里面说的多了,见面反而没那么多话了。

之前打电话说了今天魏央要回来,所以老人早早的就开始准备今天的饭菜了。院子里养的鸡,已经半大了,虽然现在杀了可惜,但十只鸡杀一只也没什么。

中午在家里吃了一顿后,魏央和董志娟就下地了,收割机还要一两天才能收到这边的田里。

不过,魏央这次倒不着急,因为在回来之前,已经妥善的安排了工作上的事宜,所以这次回来准备多住几天。

起初董志娟是极力反对的,但秋收的季节,农村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地方,经过魏央的连蒙带骗,这才将董志娟一起带了回来。

魏央一边关注着收割机的动向,一边带着董志娟在农村各处溜达。

有时在田间小道捉蚂蚱,有时到坑边丢石子,路上遇到菜地,也会偷偷的摘上一些黄瓜番茄吃,当然玉米地里的玉米,自然也要顺手掰上几穗。

到饭点回家的时候,董志娟的手里总是拿着各种东西,经过老人一番烹饪后,就被端上了餐桌,这几天董志娟倒是玩的很尽兴。

收割机终于收到了老人的这块地,村里分地是按人头分的,一个人两亩地,老人家里虽然有三个人,但是家里的地却只有四亩。

那是因为分地是村里自发组织的,一般都是六七年分一次,村干部只负责上报,具体谁家分多少,就需要村里人自己商量了。

今年是第六个年头了,今年不分,明年也肯定要重新分地了,到时候才能把董志娟的两亩地加上。

不过,董志娟是城市户口,名下是没有耕地的,也不知道到时候村里会不会算上她的份。

老人这几年种的全部都是大豆,因为大豆收割比较方便,以前魏央不常回家,老人都是直接托人卖了。

魏央回来也是同样的做法,今年的大豆比较干,粮仓那边便直接派拉粮食的车跟着收割机,村民中有需要卖大豆的,就可以直接联系粮仓的车装车了。

今年的大豆价格都差不多,魏央也懒得倒腾,这段时间,生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倒也不在乎这点小钱,就连董志娟这次也没有再斤斤计较。

魏央联系车把刚收完的大豆装车以后,就跟着车去了粮仓。

到了粮仓以后,先是把装粮食的车过一遍地磅,然后就在粮仓中找了一处空地开始卸货,清空大豆后,空车还需要再过一遍地磅。

控制室内坐着一个管账的人员,地磅的重量他会如实记录,用装大豆车的重量减去空车的重量,便得到了粮食的实际重量。

然后乘以今年大豆的价格,便是这些大豆能卖出的价钱了。

从收割到把大豆卖成钱,一共只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

魏央开着面包车,带着董志娟回到家中以后,就见老人已经在忙活晚上的饭了,此时离晚上吃饭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但老人的配菜已经配了好几样了。

老人以前没有做过这么丰盛的饭菜,这些都是这几天,在村里面互相询问借鉴过来的菜谱,老人也是第一次做。

这样换着花样的做饭,董志娟倒是再也不嫌弃老人做饭不好吃了。

虽然是第一次做,但老人已经做了一辈子饭了,咸淡口味拿捏的还是很准的。

吃饭的时候,魏央自作主张的把收豆子的钱全部给了母亲,董志娟在桌子下面悄无声息的掐了魏央的腰一下,脸色非常的不好看,但是也没说什么。

魏央忍着痛,没有让母亲看出异样,安静的吃完饭后,就打起了电话。

待到晚上各自回屋以后,才听到两人在屋里面小声的争吵了起来,虽然争吵的比较凶,但声音一直在克制,老人有些耳背,只知道两人在屋里面争吵,具体什么事,也听不清楚。

于是轻轻的敲响了魏央的房门,隔着房门询问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魏央打开房门,和母亲说没有事,又拉着母亲在堂屋说了一会儿话,这才又回到了屋中。

这次董志娟没有在大吼大叫,俗话说床头打架床尾和,很快两人便说起了悄悄话。

第二天的时候,魏央带着董志娟回到了城里面,这次在家里面住了好几天,老人算是心满意足了,看着面包车逐渐远去,心中却没有什么孤单的感觉了。

过了几天,魏央又回来了,这次是帮家里面种小麦,因为收豆的时候,用的是带有粉碎功能的收割机,所以被打碎的豆茬都留在了地里。

播种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的轻松,不过这都和魏央没有关系,魏央这次回来主要是帮忙张罗,而播种的则是村里的村民,魏央给了那个村民一些钱,让他帮忙播种,四亩地而已,半天的时间就种好了。

然后又在家中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才回到城里。

菜地里的青菜被老人全部的铲掉了,因为要种蒜苗、萝卜和白菜。

臭水沟边那一大片的藤蔓中,长出了许多的南瓜和冬瓜。

或许是土地肥沃的原因,藤蔓的叶片和藤条长的非常的粗壮,连带着长出的南瓜和冬瓜也异常的大,老人一次只能勉强带走一个。

而就是这一个冬瓜就足有40多斤重,南瓜的个头同样不小。

老人种的南瓜有两个品种,一种类似万圣节的那种南瓜,另一种则是类似紫茄子形状的南瓜,这些南瓜的个头都是单手难以拿得动的,一个就够老人吃很长的时间了。

而种的丝瓜,主要是为了刷锅用,也结出了20多个丝瓜,而且大部分都是外皮风干的丝瓜了。

而大黄此刻依旧在玉米地里面捉虫子吃,大豆虽然已经收完了,但玉米地收获要稍微晚一些。

所以这时候就能看到,广阔的大地上,东一块西一块的玉米地,就像是衣服上的布丁一般,而其他的土地都已经种上了小麦。

因为玉米种的不同,也会影响玉米成熟的时间,有些村民家的玉米已经收完了,地里只剩下了玉米杆还没有来得及处理。

但有些村民家的玉米,就要一直等到下霜才能收获。

这无疑会耽误种小麦的时间,所以大多数的村民都等不到那个时候,只能在玉米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就将其收获,虽然会影响一些产量,但也没有办法。

而剩下的那些村民,因为错过了种麦的季节,只能种一些其他的农作物,比如蒜苗菠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