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8章 修桥(二)【1 / 2】

红星闪闪耀秦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又是一年三月三,当风筝在天上飞时,地里就有了荠菜。一个不热不冷的日子,一群孩子提了笼,拿了铲子,在地里挖荠菜,边挖边追逐打闹。

“都不要玩了,赶紧干活!”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儿说。

这女孩儿说话自带威严,调皮的男孩儿们就赶紧一人一行,蹲着挖野菜。这些孩子,都是温淳的学生。

一眨眼桥修了快两年,温淳在青阳终于有了发挥的自由,就把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集中起来,闲暇时教授知识,忙时去工地协调工程。至于县令,早早就成了空头司令。其实温淳是不想管的,他不想名利,只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但偏偏那些工匠有事了都来找他,这让他成了修桥的真正组织者。为了安抚县令,凡事他都领着县令,工匠需要何种材料和工具时会告诉他,他就转过身告诉县令去安排。他成了百姓和县令之间的桥梁。

最近,桥马上到了合拢的时候。温淳打算在工地架锅包饺子,犒劳一下大伙儿。于是一大早就让孩子们去挖荠菜,又派了人去买猪肉。工地上,炊烟袅袅,几十个女人围坐着,把石块儿当桌子,铺上案板剁肉馅儿,擀皮儿,大家各行其事,整个工地异常热闹。

这桥可谓群策群力,采纳总结了很多不同的意见,光各种讨论就进行了整整三天,最后终于得出合适方案:第一,桥墩用秦岭产的花岗岩砌。第二,采用三孔拱桥形式,这种桥重量大,自身又特别坚固,在青玉河软泥深水区域比较实用。第三,桥面全部用石钩铁钳,青石砌筑,石缝用糯米和石灰汁粘合。

修桥时,从两边向中间修。挖了导流渠,降了河道水位,众人就开始处理桥墩地基,处理完一部分修一部分。从两边慢慢向中间合拢。

温淳发动了青阳的很多劳力来工地,每人每天12文工钱,三天一结从不拖欠。青玉河工地的信用越来越好,各地的能工巧匠不断赶来,甚至河南黄河发水,都派人来青阳借善于治水的能工巧匠。

如此两年就干完了过去十年才能干完的活儿。

温淳来找和尚商量合龙时间,和尚双盘在蒲团上,微微一皱眉头:“一切皆空,日子在释家是不存在好坏的,只是凡人要个好兆头才由着自己心去的。”

“好的,弟子知道了,日子就让他们选吧”温淳说。

“这桥是万年之功,造福百姓,这桥定当成神成仙,通灵成圣,你的功劳大呀!”和尚说。

“师父过誉了,弟子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如果桥能通灵,那也是这青玉河造就的”温淳说。“哦,对了,早些年听说南方有祭桥神的,日子就是三月十八,干脆合拢的日子就定到这时候吧”温淳突然一悟。

合龙的日子决定下来了,整个工地的人不知道这个日子的来历,但都知道这日子绝非寻常,因为这是温大人花费了大力气找人算出来的黄道吉日!这一天合拢,必将顺风顺水!

大家围坐在石墩子上,高高兴兴吃了荠菜饺子,吃完又喝了先生准备的酒。所有人都很满足,除了近两年来从不拖欠的工资带来的物质满足,还有作为征服青玉河一份子的自豪。在这两年里,青阳县的百姓因修桥而充满了斗志和激情。

三月十八日,太阳从地平线刚露出头,青玉河畔就站满了人。有来观看的人,也有闲着没事帮忙的,还有自发烧锅煮茶,做饭打扫卫生的。各种庆典活动都已准备妥当,大家高高兴兴地想象着桥梁合拢后青阳举城欢庆的情景……

一声锣响,县令就宣布合龙开始。两个桥把式在桥两头跑前跑后,指挥着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推了车运石条。

“往前走喽,嗨吆!”有人一边摇旗子,一边喊号子。几十个光着膀子的小伙子也跟着一起喊,大家踩着号子,小心翼翼把切割好的石头慢慢落下,又在两个匠人的指挥下,一点一点镶嵌在缺口上,严丝合缝,完美无缺。

石头一块块儿镶嵌在龙口处,日头也一点点升起来。临近午时,就仅剩下最后一块儿。温淳和县令站在桥上,往龙口倒了酒又点了香蜡,就领着众人跪下来磕头,礼毕,大家就随着温淳毕恭毕敬站在了旁边。

最后一块石料缓慢下降,两个指挥的桥把式爬在桥面,屏住呼吸,用眼睛瞄着位置,一只手撑在桥面,另一只手轻轻挥舞,指挥着石头慢慢落下。

石料终于完美地镶嵌在了龙口,桥把式站起来,长舒一口气,弯着胳膊蹭一下额头的汗,转过身准备向温淳和县令汇报。刚走几步,就听见一声响,与此同时,桥面晃动了一下。两人还没反应过来,脚下的石块儿连同刚镶上的石头就一起掉进河里。“噗通”一声,声音像打鼓,击起的水花冲上桥面,桥上的人被水浇个透。

温淳和众人赶紧向水里看去,一个漩涡出现了,围着桥墩转。湛蓝湛蓝的水在午时的阳光照射下,幽深而恐怖。两个桥把式都是水性极好之人,在漩涡中奋力游动而不能自救,眼见被卷进中心。温淳大喊一声:“快救人!”就有人挽了套马索扔到那两人身上,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使尽力气拉,终于把两个人救了上来。大伙儿都围上来救人,温淳一甩袖子,领着县令就来到岸边。

谁都没想到合龙会失败,大伙站在岸边,没人敢说话,渐渐地,周围就有了叹息声,接着就有人悄悄收起了庆祝用的鞭炮锣鼓……

“把锣鼓放好,鞭炮拿出来,耍热闹的都站到跟前,给我敲!”温淳来了气,让人搬了椅子坐在桥头。

“古话说,好事多磨!给我敲!咱给合龙的人助威加油!桥不合龙,鼓声不断!我温淳和众官员就坐在河边了,桥不合龙,我们和锣鼓一样,决不离去!青玉河,我不治了你,我就死在这桥头,决不退缩!”温淳对着河两岸的人喊着,脖子和额头,青筋鼓爆!

这吼声中气十足,如战鼓在河道回荡 字字入耳,震动了每个人的心,于是河边就响了掌声,接着就有人喊好,再接着就有人坐下来:“我们也不回去了,温大人,我们陪着你!”

于是岸上的人挽起袖子,都走到工地,帮着工匠一起干。

石料是从秦岭山运来的,现成的石块有多余的,一部分人继续合龙,一部分人帮助石匠按照尺寸凿刻石条,还有人在工地上来回奔跑,递送工具,端茶倒水。整个工地如一台精密的仪器,高效地运作起来。

酉时的“酉”是酒少了三点水,就从酒变成了酒器。这本是喝酒庆祝的时间,而今天的这个时候,是大桥第二次合龙的时候。一切准备停当太阳已经要落山,青玉河上波光粼粼,起风了,吹干了一身汗,舒坦!但却没有人享受这舒坦,心里都绷了一根弦,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龙口。

龙王庙里的木鱼响了起来,佛经从里边飘出来,在河面回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