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闪耀秦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合龙开始!”县令宣布。
温淳和众人又来到河边,点了蜡烛,烧了香,上了贡品,跪下来磕头。这一次,岸边的人也都跪下来磕头。
新上来的两个桥把式开始指挥,他们挥手摇旗,让石条慢慢下降。他们用直尺良,又拉了墨斗画线,务必做到一丝不苟。石条慢慢下降,慢慢卡进龙口。一切停当,位置和尺寸都是最佳!
大家开始吊第二块石条,当这块石条刚接触到龙口时,桥下传来了一个微小的声音,接着桥面一抖,刚合龙的石条连同北侧龙口又掉了下去。
温淳站了起来,手扶着椅子,脸色通红。周围又是一片安静,鼓声停了,整个青玉河除了喘息声,只剩下木鱼的声音。
夜色渐浓,很多人转过身偷偷回了家,很多人放下了锣鼓家伙,垂头丧气地蹲在地上。工匠们都坐在石桥上不说话。
温淳转过身,吩咐县令,让众人回家。于是大家纷纷起身离去,很快,桥上只剩下温淳几人。
“大人,先回去休息吧?”县令说。
“你们回去吧,桥修不好,我不回去!”众人都不再吱声,站在旁边陪着他。
一个时辰后,天渐渐凉了,青玉河漆黑一片,温淳的妻子和儿子也来了,拿了衣服和饭菜。
温淳留下了衣服,却让娘儿俩把饭菜拿了回去,又命令县令及诸随从赶紧回家。
第二天,天上有了云,阳光不再强烈,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温淳整晚上都坐在河边,他的脸在阳光下惨白如纸。县令和随从依然站在他旁边。温淳命令锣鼓手继续敲锣打鼓,青阳的百姓来的更多了。两岸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大家都憋了一口气,不仅仅修桥,更是因为温大人的精神感召——未来的朝廷大员,青阳的人精尚能如此,作为一个平头百姓还有什么可怕的?
合龙开始了,鼓声停了,木鱼声却没有停。整个青阳河道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睁大眼睛关注着龙口。
当工匠把石条放进龙口时,绳子就莫名其妙地断了,石头砸进龙口,龙口晃动着,又掉了下去。
温淳坐在椅子上,浑身抖动着,额头的冷汗就冒了出来:“继续,不要停了,锣鼓继续敲!所有工匠,在岸边集合”
桥上的所有工匠垂头丧气地走上岸,大家坐在岸边,一言不发。
“众位辛苦了”温淳握掌行礼。
“大人不必如此,我们连桥都修不好,真是愧对您呀……”一个桥把式说。
“大家不必如此,可谓好事多磨,叫我看,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正是好事,古有《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想必这桥神也没力气再折腾我们了,还有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们把大家叫到一起,找一下问题,确定一下方案,确定后,都放松一下,明天再来”温淳说。
大家就坐在一起,各抒己见,县衙的师爷拿了纸和笔一一记录,之后交给温淳和县令。大家把共同讨论的点抽取出来汇编到一起,作为新的施工方案。
第二天,所有人按时来到河边。经过三次失败,所有人似乎都害怕了,他们看见青玉河就会产生一种压力。青阳的百姓来的不多,很多人已经不能再承受失败,不如躲在家里眼不见心不烦。
大家拜完神,各就各位开始工作。温淳也来到了桥上,他扶着汉白玉雕刻的栏杆,头上晕晕沉沉,腿上如灌了铅,他已经三天没有合眼了,精神和体力已经到了极限。
这次,合龙比较顺利。当最后一块儿石条顺利进入龙口时,所有工匠都欢呼起来。可当锣鼓刚响起的时候,有人感觉石桥微微一抖,在众人的瞩目下,最后的那块石头又掉进水里。
温淳扶着栏杆,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众人扶起他,把他抬进龙王庙,和尚烧了水,温淳的妻子又给他熬了小米粥,一勺勺灌下去,人才渐渐恢复了气色。
“何必呢?跟一条河过不去……”妻子边说,边给他喂饭。他一把拨开妻子的手,自己端起碗,咕咚咕咚喝了满满两碗稀饭。
“我要吃的,再给我送些来,明天继续合龙!我到要看看,你能坚持多长时?”温淳的倔劲儿一下上来了。
“今儿个我不回去了,呆在河边!”说完,不理和尚也不理妻子,又坐来到了河边。
今晚的青玉河很安静,静的能听到呼吸和心跳。温淳思绪万千,他不由地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小时候。今天晚上不冷,天气闷热,好像雨要来。他又想起来多年前那个晚上,那个和今天一样闷热的晚上,想起自己的妻子冒雨去请郎中,又想到了进京赶考,想起冯先生,想起刮皮儿……
一阵风吹来,湿漉漉的很不舒服。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尚在他旁边已点燃了一盏马灯,他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而他也不愿打扰他。
他伸了个懒腰,捡起一个石子儿扔进河里,心里似乎有了一丝感触,他的一生,可谓充满了艰辛和坎坷,无数次处于绝望的边缘,但无数次绝处逢生。他明白了,老天有好生之德,是爱人的,因为每次绝望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其实他还是给我们留了路走的,只是你不愿意走或者认为此路不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