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1章 崭新襦裙【1 / 1】

冷香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莹微笑迎上前,“爹,红叶村孙村长的外孙冬瓜左胳膊脱臼,孙村长、冬瓜娘带着冬瓜上门求医,我把冬瓜的左胳膊恢复原样,把冬瓜的病治好了。孙村长的孙子叫南瓜,外孙叫冬瓜。这名字取的倒是有趣。”

李老三笑道:“我知道冬瓜娘,她叫孙三妹。她跟你小姑一样从我们村嫁到了小叶村。冬瓜娘的公公是小叶村村长。

冬瓜娘常带着冬瓜去你小姑家,光我就见过遇过几次。冬瓜跟铜蛋差不多大。冬瓜干什么呢,胳膊脱臼了?”

李莹答道:“听说是冬瓜跟南瓜玩,不知怎么搞的,冬瓜的左胳膊就脱臼了。”

“他们家的人怎么老有人生病?”

“不知道。今日冬瓜娘付了三十个铜钱的诊金。孙村长送给我一条大鲤鱼。黄昏前我就把鱼炖了焖在锅里。我去厨房端鱼。”

“你不看看我买什么回来了?”

柱子兄弟一起把李老三带回来的东西放在地上。

李老三打开包袱,露出文房四宝、六本旧书籍、几摞纸张等,柱子兄弟兴奋的哇的惊呼。

“哇,这么多的书、纸呀!”

“太好了,我们家也有书和纸了。我们可以写字读书啦!”

“爹、姐姐,我好高兴哦!”

李莹没想到李老三买回这么多的书,连忙蹲下把书拿起来,走到油灯前翻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大唐律》《许侠客游记》,她想要的启蒙书、律法书都有了,还多出一本游记,惊喜道:“真不错,一下子买了这么书。”

“我那朋友出公差不在衙门,正好你们张爷爷在,他一直在衙门干仵作。你们张爷爷以前对我很好,今日非要亲自带我去书铺。那书铺的掌柜见你们张爷爷,怕他呆久了引起主顾误会书铺出事,给我算的很便宜……我买了六本书,掌柜只收一百五十个铜钱,还赠了一本游记。”

铁蛋好奇的问道:“仵作是干什么的?”

李老三道:“查看死人尸体,帮助捕头破案寻找杀人真凶。你怕不怕?”

“啊,这么可怕呀。”

李莹道:“仵作替死者申冤,这是个令人尊敬的职业。”

李老三望着李莹道:“你爷爷奶奶在世时,不同意我干仵作。不让我拜你们张爷爷为师。”

李莹自是知道封建社会仵作不但地位低下且被人嫌弃。

哪怕在现代社会许多人看法医时也带着有色眼镜。

“爹,你买了这么多的衣服啊?”

“别弄乱了。我特意让当铺掌柜按你们的身高选的衣服。那里面有一身衣服是新的,是给大妞穿的。今日运气好,正好当铺便宜卖新衣,我就给大妞买了夏天穿的一身襦裙。大妞,你瞧瞧喜欢不?”

李莹双手捧着一套崭新的深蓝色棉布制的襦裙,在李老三期盼的目光中惊喜的笑答:“喜欢。谢谢!”

李老三哈哈大笑,比给自己买新衣欢喜的多。他又取出给三个儿子买的旧的衣裤,三个儿子都非常高兴。最后他把买的大包小包的调料都打开让李莹看过后就都拿到厨房收好。

李莹姐弟把饭菜端上来。

李老三坐下后望着三大海碗里面盛的炖鱼块,闻着诱人之极的香气,好久没有吃鱼了,这是托女儿的福呀,等他吃了几块鱼后,夸赞道:“大妞会剖鱼了,这鱼剖的真好,鱼鳞都刮干净了,鱼胆也没有弄破。定是你娘又到你梦里教会你的。”

李莹已经没有初到大唐国时慌怕,也不会认为李老三在是试探她的来历,笑道:“就不兴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吗?以前你杀鱼做鱼,我在一旁瞧着,我就瞧会了呗。”

“兴!大妞你是我们家最聪明的。这话是你娘说过的。”

李莹问道:“爹,今日你怎么没给自己买身衣服?”

“你们都在长个,衣服都短了,我就给你们买了。我又不长个,衣服合身,我不用买。”

李莹道:“你每日在外面做买卖,穿的要是太破烂不好。过几日家里再挣到钱,你也去买身衣服。”

“行。”

饭后,柱子洗碗。李莹让铁蛋给李老三端来热水烫脚。

铜蛋已经困得眼睛都合不拢了,还央求李莹明日一定要教他识字读书。

李莹摸摸小弟的头发,“我们的铜蛋这么喜欢学习,那好吧,必须满足你。以后每天多给你留功课。”

家里就只有一盏破旧的油灯。半夜李老三要用油灯照明烙饼。李莹就打消今晚看书的念头。

“下次得让老爹从当铺买油灯。”

她还有一个小愿望——拥有一面铜镜。

来到大唐国一个多月了,连自己的模样都不知道,这应该是穿越大军当中混得最差的。

“不要抱怨。今天得到了一套新衣裙,吃到了鱼,未来会更美好。”

李莹带着对生活的憧憬微笑入睡。

今日李老三比往日多走了二十几里路,身体累坏了,直到村里别人家的公鸡打鸣,他才醒来,比往日晚了近半个时辰,赶紧起床去厨房做吃食。

由于他晚去集市,一些老主顾饿着肚子等不及了就买了别人的吃食,还抱怨他来太晚了。

“对不住了。”李老三连忙给老主顾道歉。

这早饭的买卖真的是一点都不能晚,就得半夜起来做,赚的就是辛苦钱。

快到中午,李老三才把吃食卖完。

突然,他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竟然在早上出门前忘记发面了,这样下午就不能在村口卖发面饼,只能卖死面做的饼了。

回到家里,他蹙眉头跟李莹道:“今天在集市差点卖不光了。我也是糊涂,竟是忘记发面。我又犯错了。”

李莹已经发现厨房的面盆空空没有发好的面,还以为李老三又想换回做死面饼,现在听李老三这么一说,才知道是他太累太忙忘记了。哪怕是机器,也要几天上油、一个月维修什么的。何况是人。

“你的身体原本就不太好,这些天做买卖,除了清明那天外,没有一天休息过,出错就出错吧,你可不要自责。我看老天爷都想让你歇息,下午你就不要烙饼了,就好好睡一大觉。”李莹去卧房取上午写好的卖咸蛋的契约。

这回李老三不听李莹的话,跟在她身后道:“那可不行。田家的豆腐摊子大年三十都出摊,我们家的买卖怎么能在寻常日子不去出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