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2章 浩然正气【1 / 1】

冷香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田家豆腐摊在村口开了许多年,方圆十里闻名,每天都有人跑来购买豆腐、豆浆。

李老三通过观察田家豆腐摊,感悟出做吃食的小买卖就得天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出摊,这样聚人气口碑好,主顾才会越来越多。

今天上午他已经在集市上出错了,辜负了等待他的老主顾,所以下午他不能在村口再出错。

不过,他没有意识到,集市上是固定的客流,而村口是不固定的客流。

李莹把契约拿给站在门口的李老三,见他一脸坚持,柔声道:“那你就烙死面饼,要不就我来烙饼,我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昨天我杀鱼炖鱼还弄了贴玉米饼,一点都不累。”

“不行!昨天我听铜蛋说你剖鱼剁鱼累得出汗,我觉得你的身体还是太虚弱,要好好休息。”李老三头摇得像拨浪鼓,双手小心翼翼的握着契约。

正在做午饭疙瘩汤的柱子从厨房走出来,手上还沾了面粉,直摇手道:“不行啊姐,你身体很差,你可做不了那么多的饼,那太累了。下午我来做饼。”

正在院子里的地上用树枝写自己的名字的铁蛋、铜蛋从院子跑进来,异口同声的道:“不行!姐姐不能干活!”

父子四人又是一通劝李莹不要干活不要受累什么的。

李莹的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只能摊开双手表示下午不做饼,见

父子四人均是松了口气,又道:“呀,我想到了,老爹,你下午做贴玉米饼。这个比烙饼简单的多,省力省时。”

大唐国是架空历史的国家,生产力、风俗等相当于前世的唐朝,可是却有了玉米这样高产量易种植的农作物。

眼下的玉米面是三个铜钱一斤,比白面便宜,又比黑面贵。

想要玉米面饼做的好吃,就得在和面的时候放些糖,烙的时候放油。

糖、油很贵。集市卖玉米面饼的人可舍不得用这两样,所以做出来的玉米面饼口味很一般。

“行。那就换成玉米饼。”

“和玉米粉的时候放些糖,做的时候锅里放一些油吧。”

“行。就跟你昨天做的那种一样。”李老三这就去厨房和了玉米面粉,吃完饭后歇息片刻玉米面团就发的差不多了,便开始做贴饼子。

他怕过往的商队看不上玉米面饼,特意做的表皮微焦,看着挺诱人。

粘玉米面饼就比烙饼省时,这样就与平时一样的时间去村口出摊。

田家人是轮流做豆腐豆浆、看守摊子。他家十二岁以上的共有八人,田家长子、二儿子做豆腐,田老头夫妻、两个儿媳、两个孙子每天从早到晚排班看守摊子。

李老三家成年人只有李老三自己,女儿李莹还在养病中,三个儿子又瘦又小,一天在集市、村口出三次摊,受最累的就是李老三自己。

好在李老三家卖的饼、蛋、卤猪肝猪肺猪心做起来可比做豆腐轻松多了。

此时田家看摊子的人是田老头和他媳妇洪氏。

村口有风,老夫妻穿着厚实的衣服坐在长板凳上,双手拢在袖口里面取暖,面前是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板豆腐,怕沾了灰尘用棉布盖着,在棉布上面明摆着有半块豆腐,这是用来招揽人。

当他们看到李老三摆出微焦的金黄色粘玉米饼子,再闻到茶叶蛋、卤猪肝猪肺猪心,忍不住咽下口水。

田家买过李老三的吃食,还在家里做过茶叶蛋、卤猪肝猪肺猪心,可是怎么做都没有李老三家做的好吃。

洪氏好奇的问道:“换买卖不做发面饼了?”

“对,换个口味,也不知道主顾喜不喜欢。你们可要尝尝我家做的玉米面饼子?”

洪氏摇头道:“不用了。”

大家都是做小本买卖的,若是村里人都来尝尝不给钱,那还怎么做买卖。

李老三花钱买田家的豆腐,田家也是花钱买李老三家的吃食,不会占便宜。

田老头不时的望向李老三,心里嘀咕:李老三又做新的买卖,这次也能成功吗?

这一个多月来,田家人亲眼目睹李老三家弄出几样新的吃食买卖,茶叶蛋、咸蛋、卤猪下水等,茶叶蛋、咸蛋还是大唐国的头一份,这些新吃食每次都成功,都被食客喜欢,李老三家的运气简直太好了。

把田家人羡慕的心直痒痒,也想弄出新的吃食,可是哪有那么简单呀。

一个时辰后,李老三在老夫妻羡慕的目光中卖光所有吃食,收摊回家。

他走在村路上,连着遇到三波人跟他道:“李老三,你家大妞带着柱子兄弟读书,读书声音可大了!”

“老三,你可以呀,大妞不但会医术还能教人读书。”

“我们家的牛牛跟铜蛋一般大,能不能让大妞也教牛牛识几个字?”

李老三只知道上午女儿教了铜蛋写字,还不知道下午女儿都开始教三个儿子读书,这下激动的大步流星的往家赶,离家门还有几丈远,就见十几个村民围着自家院子站着,这是在围观什么呢?

再走近些就听到三个儿子稚嫩的郎朗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反复就是这么几句,却带着浩然正气,听的他激动的热泪盈眶。

围观的村民均用好奇、向往、羡慕的目光望着李莹姐弟。

他们是亲眼看着李莹一个字、一个字的教柱子兄弟念书,柱子兄弟把这些字念熟了,又连起来念。

他们还看到李莹用树枝在院子的地上写字,柱子兄弟学着李莹的样子在地上写字。

之前知道李老三去世的媳妇林芳识字,现在看李莹自信、淡定的模样,猜测李莹识的字不比林芳少。

顿时觉得李莹更美丽了。

这时有村民发现李老三回来了,正要说话,却觉得不能打扰这朗朗的读书声呀,便招了招手。

在场所有的村民用复杂的目光打量李老三,在一个多月前这个男人欠着一屁股债,被县城的人追到家里来退婚、诋毁,如今一切都变了。

曾经那个霉运连连的李老三现在运气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