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将军言重了,左右不过一个首鼠两端的奸人而已,其职也不过一个县令,既无多大才干,又少忠心……将军又何必如此维护?”
敲一棒子给个甜枣,虽说用在一位大将军身上,略微幼稚了些,但确实让张培贤稍稍心安。
这才带着明显的疲惫叹息了一声,道:“既然如此,老夫也无话可说,不过不用国公动手,老夫虽老,这点事儿却还不需旁人代劳……但此人乃降官,又有民望在身,此人一死,其他降臣必然惶恐,怕是又要闹出许多风波来……”
这话的意思虽然依旧为难,但完全去了争竞之心后,便多出了就事论事的意思,身段也不知不觉间放的低了。
他这样久经沙场的老将,在自家的地盘,于这个年轻人面前,竟然没有一点的底气,最可依仗的兵权,更为其人视若无物。
就像当年段王两人奉旨到河中,景帝那时对他已经极为不满,但两个朝廷重臣到了河中,却还不是被他架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心绪烦躁而又压抑,这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十分罕见。
“这次,本钦差到河洛,就是来告诉他们,再要三心二意,会有什么后果。”
以兵权相挟,正是自古以来将军们最常用的手段,换了他自己,可能比张培贤还要强硬。
张培贤撂下酒杯,站起身来开始绕圈子。
这是一种类似于既生瑜何生亮般的感慨,如果有人生出这样的念头来,也只能说明,在对方手里,一败涂地,讨不到任何便宜了。
没有一拍两散,赵石的口气也立马缓和了下来。
说到这里,他喘了几口气儿,努力让自己气息平稳些,声音也更诚恳一些,“本来呢,于公于私,老夫都应奉令行事,但国公屡率大兵,也应该能体谅老夫的难处……如今这般相逼,又是何苦?”
而且,他准备的虽然充分,但毕竟不是完全没有漏洞可寻,尤其是春耕之事,就算张培贤不领这个情,他也不可能把事情停下来不办。
因为很明显,赵柱国这是在立威。
若是换了旁人,也没什么,但张培贤知道实情,还是那句老话,为安抚河洛上下之心,也为了洗脱河洛上下治境不力的嫌疑,只能对一些人事情隐瞒不报。
张培贤盯着赵石,如果目光能变成刀箭的话,赵石恐怕早已千疮百孔了。
一般而言,到了他这样的地位,都是愈挫愈勇的性子,不然的话,大浪淘沙,也轮不到他来坐这个位置。
张培贤差不多已经是忍无可忍了,最终,他站定身形,瞅着稳稳当当坐在那里的赵石道:“国公奉旨来河洛,为的应该是收拾残局,安抚民心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国公又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赵石身在其中,感觉非常敏锐,他略略绷紧的心弦,也彻底放松了下来,面对一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必定不会如看上去那般满不在乎。
如果换个人来……该有多好啊……
张培贤毕竟是老了,若其人年轻些,这官司恐怕有的打呢。
连身边的人都保不住,他张培贤以后还有何面目统领大军?
但目光毕竟不是刀箭,赵石完好无损,眯着眼睛和张培贤对视,无忧无惧,张培贤甚至在这安然如素的神态间,能找出许多轻蔑出来。
但张培贤明白,这个人一旦交出去,对他意味着什么。
张培贤的背仿佛驼了下来,目光游移,缓缓重新坐下,并主动为赵石将酒杯斟满。
刚赶走了韩聪,就开始拿他身边的人做法,这根本谈不上什么杀鸡骇猴了,这简直就是直接拿猴子开刀。
赵石继续道:“至于说后周降臣,大可不必太过顾忌,这么多年下来,后周能不能打回河洛,谁还看不清楚?再加上去年一闹,闹的再欢,又怎么样?我大秦破了虎牢,兵围开封,南边的岳东雷,十余万大军,顿兵坚城之下,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想来很多人也去了侥幸之心。”
原因就在这里了,手握兵权,又有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样的借口,将军们难免会给自己或者其他人一种错觉,这就是我的地盘,我自己做主,谁若违了我的心意,连皇帝老子来了,我也有话说。
所以,这样隐晦的要挟,对他而言,直如隔靴搔痒,没什么大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