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528章 起意【1 / 2】

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较真起来,佛家五戒,他犯的就是妄语之戒。

老和尚立即赔笑,心底里却冒出了点寒气儿。

赵石没说话,老和尚根本不知道他的为人,这话既然说出来了,就不会收回去,一个和尚也远没那个让他收回成命的份量。

刚才老和尚有一句不对,或者正值赵石心情不好,可能就会有一番风波。

而老和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位可怕的大秦权贵,只有在兴致好的时候,才会偶尔逗弄一下不相干的人。

赵石扬了扬眉,还是那句话,论起言辞便给来,就算再来几个晋国公,可能也非是老僧对手。

他能想象的到,这位大秦权贵口中的机会,定然不同凡响,但他年纪确实大了,就算去长安弘扬佛法,在那里争得一片立足之地,又有何用?

不过,老和尚算是彻底听懵了。

这其实就是大人物,古人都说伴君如伴虎,其实,像赵石这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清楚的知道他在想什么,又会做什么呢?

所以,这话也就不能从表面理解。

让他心一下落下来的是,赵石轻轻点下了下头,还呵呵笑了起来。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在心里先念了遍佛,然后才忐忑的瞅了一眼眼前这位大秦权贵。

他在寺庙里,辈分很高,但一天主持也没做过,就是因为他管不住自己这张嘴。

云山雾绕的老和尚告辞离去,心思烦乱无比,却还有点不舍的忘了不远处的居所几眼,直到走的远了,这才收拾心情,开始想着该准备些什么,以备路上所需,寺中又是哪个弟子机灵,又不像自己这么多话,陪在身边合适一些。

这是个什么意思?想在长安城外盖间寺庙,是秦人权贵有向佛之心呢?还是这位国公大人本就是佛祖座下金刚转世,以弘扬佛法为己任?

老和尚哪里会没听过吐蕃?点着光头道:“吐蕃也曾强盛一时,贫僧自然听过,好像,如今吐蕃已为大秦臣属……”

艺术这东西,是给那些会欣赏的人准备的,能够雅俗共赏的东西,那就不叫艺术……

不过如今年岁老大,修行日久之下,已经没了多少年轻时的锐利。

这就像小孩看到一只蚂蚁,来了兴致就上去拨弄几下,没了兴趣,转身也就走了,不过,更可能的是,兴趣比较特别,找到蚂蚁洞,往里面灌上一盆热水,看看能不能把蚂蚁都弄死……

他也知道自己话多,但他天性如此,怎么也改不掉,年轻时,更曾有与年轻的读书人辩论佛法,让三个士子恼羞成怒,对他饱以老拳的经历。

实际上,赵石这番话,更像是自言自语,而非是对和尚解释其中关节。

“和尚即守清规,但为何这座园林会在寺庙名下?你可别跟我说,和尚不贪财,只是给佛祖找个歇脚的地方啊……”

赵石幽幽的目光,无意识的在老和尚身上流转,让老和尚心里再次忐忑了起来,他都怀疑,这么折腾两回,不用路途上的风风雨雨作怪,自己怕是很快就能见到佛祖了。

他会在这片园林之中,其实,一来是因有人求了上门,二来呢,好奇心作祟,也想见见这位闻名天下的大秦名将,三来呢,如果机会合适,其人又好说话的话,他会出口相劝几句,也算为天下生民谋福了……

这个念头在吐蕃时,赵石就有了,只不过,直到现在,他才碰到了一位看上去有那么几分高僧模样的老光头而已。

“国公言重了,善信之纳,其意甚诚,不受则恐,受之则安,非我佛弟子贪图财货也……再之,此园不禁行人,不拒善信,往来皆宜,而国公一到,行人禁绝,诸人退避,如此说来,此园,如今乃国公之私产也……”

至于老和尚这样的小人物,更不会得到什么特殊的待遇。

“嗯……我佛门中人,当存济世度人之心……贫僧这就回去收拾行囊,只是,贫僧老迈,国公可否允贫僧带上小徒,好在路上有点照应。”

这和尚确实多话,闻言,几乎没有思索,嘴上便答道:“我佛弟子,不饮酒,不食荤腥,无他,表虔诚之意尔,但有些大德僧人,不需口诵真言,不需默坐礼佛,心中自有佛祖真身,如此,便也不需守那世间清规戒律,但贫僧修持未够,若饮了酒,吃了肉,便是自远于佛,再称不得佛门弟子了。”

“国公说笑了,贫僧已年逾五旬,年老体衰,又与世俗之人不同,如今也只想侍奉于我佛座前,不求来世如何,只求日后能往西天极乐世界一游,除此之外,别无所求矣。”

赵石笑笑,放下酒杯,默然半晌,手指在石桌上有一下没一下的弹动,熟悉的人就会知道,他正在思索大事,而能让大将军沉思的事情,定然所谋不小。

但怎么还要派些年轻人到寺中学佛?

但转念一想,又好像有点不对,这又干吐蕃和西域什么事儿了?

但实际上,赵石没当回事,老和尚回答虽然有点放肆,也没让赵石起了别的心思,不然的话,他寄身的那间小庙,还能不能存于世上,也就在赵石一念之间了。

不过老和尚能活到现在,没病没灾,身体硬朗,谈笑自如,少不了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讲道理这事,只要不动拳头,你拳头再大,也是没用。

“嗯,直接说了吧,我看你谈吐不俗,极有辩才……先随我入长安,我在长安郊外给你盖间寺庙……扬名之事,你一个人肯定不成,寿安的和尚这么多,过后你选几个德高望重,又聪明的一起过去。”

这纯粹是临时起意,至于为何突然有了这样的念头,只能说老和尚起了那么点作用了。

赵石会抡拳头吗,显然不会,犯不上,别说他只是闲来无事,想逗弄下人,就算他想找个由头收拾人,也不会拿这个老和尚开刀。

转念间,这位就想到之前听到的琴音,若是能随行一路,总能遇见那位操琴之人,这么一来……旅途上的艰辛,以及那许多提心吊胆,好像到也不算什么了。

赵石终于开了口,“吐蕃听没听过?”

老僧有点不愿意,但还是点了头,“追根寻源,我中土佛门,确实应奉天竺为正朔,佛祖释迦摩尼,前世正是化身天竺王子,教导世人从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