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4章 第24集《摄大乘论》【3 / 3】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辰四、引教证(分三:巳一颂难调心;巳二说根境界意能 受;巳三说明意处)

巳一、颂难调心

圣言量当中有三段:一、颂难调心;二、说根境界意能受;三、说名意处。先看第一段:

此中有颂:

若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

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

这个地方是出自《法句经》,把第六意识的作用作一个说明。第六意识它能够远行,第六意识能够攀缘过去、现在、未来,它能够在一切的时间、空间上广泛的活动;而且它的活动是不须要前五识帮忙的,叫独行,它可以在自己的心中,去产生种种的了别,不必要前五识的帮忙。无身,它本身没有物质的障碍;但是必须要寐于窟,这个第六意识必须要依止在四大所成的身根当中。所以一个修行者,能够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我们在修行当中,面对这么一个活动广大、势力强烈的第六意识,如果我们能够调伏它的话,这是一个真实清净的修行者。这一段是说明第六意识的重要。

已二、说根境界意能受等

又如经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为彼依。

佛陀在《中阿含经》里面说:五根所攀缘的五尘境界,其实第六意识都能够同时产生领纳的,所以第六意识在整个五根当中,它是一个依止处,它是一个主导者,第六意识能够主导五根去攀缘五尘。这个地方是第二段的引证,看第三段:

巳三、说明意处

又如所说十二处中,说六识身,皆名意处。

这一段也是出自《中阿含经》。在《中阿含经》当中讲到十二处,有内六处跟外六处。内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外六处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当中,眼、耳、鼻、舌、身这个意处,开出来就是六识身,其实合起来就是第六意识,整个六识身是统摄在第六意识当中。这引用三段经文,来说明第六意识跟前五识是开合的不同。这个地方我们引用古德的注解,作一个简要的说明。唯识学派,早期弥勒菩萨、无着菩萨这个时期,思想是比较众多,不过这个地方无着菩萨提出了一识的说法,他并没有强烈的去否定;到了天亲菩萨以后,特别是护法论师以后,这个唯识学派就确定安立了六识,就是你前五识跟第六识要作厘清。

为什么安立六识的理由呢?我们从因跟果来说明,比如你造业的时候,你要判定这个业是罪业、恶业、无记业,这个第六意识是关键点。我们以菩萨戒来说,你心跟境和合,第一念你看到染污相,这个不能判罪,心境和合的第一念自性分别,你看到染污相,不能说你有错,那是因果的显现;但是第二念重缘思觉,第六意识再产生分别,而你不加以对治,从第二念的时候开始判罪。所以你如果没有安立前五识、第六意识,你很难知道这个业到底是无记,或者是落入善恶业!因为瞥尔起念,前五识依止五根攀缘五尘的时候,这刚开始的二相,前面说的二相──见、相二分,它是果报的受用,直觉;但是第六意识开始分别的时候,才落入了善恶。所以你如果不厘清前五识跟第六意识的差别,你在判罪善恶就有问题,这第一点。

唯识的转依: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中圆

第二个,从果报上来说,唯识的转依是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中圆,就是说你的第六意识在因地的时候,它开始转成清净,但前五识是不能转,它还是有漏。所以圣人的心,有时候前五识也会出现一种有漏的染污境,但是他的第六意识是清净的,因为五八要到果中,要成佛以后,前五识才能够完全清净。所以前五识跟第六意识在转依的过程当中,有明显的不同。所以你看天亲菩萨的《三十颂》,也是安立六识,他那个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这个差别有六种就是讲六识。玄奘大师讲得更明显,《八识规矩颂》先讲前五识,再讲第六意识。这个的确有它厘清的必要。就是正统的唯识学,从天亲菩萨以后,护法论师乃至中国的玄奘大师,都是具足安立六识的。

寅四、辨立义识(分二:卯一立相见识;卯二释见依相)

卯一、立相见识

这一段是扣着前面的一相来解释,一相当中有两段:一、立相见识;二、释见依相。先立见相二识:

若处安立阿赖耶识,识为义识。应知此中,余一切识是其相识。若意识识及所依止,是其见识。

假设我们把一切法会归到一相,这一相就是阿赖耶识。这个时候,阿赖耶识是一个义识,这个义,义者因也,它是一切法的因,说一切种子识。什么叫因呢?就是余一切识为其相识。整个五根、六尘都是阿赖耶识的相分;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识,乃至于六识所依的末那识,六、七识都是阿赖耶识的见分:就是我们讲的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都是阿赖耶识的一相所变现的。这一段是说明见分、相分,再看见分要依止相分才能生起:

卯二、释见依相

由彼相识是此见识生缘相故,似义现时,能作见识生依止事。

这个见分是受着相分影响,为什么这样讲呢?相识,这个五根、六尘的色法,是见分生起的所缘,而且这一切法相似显现的时候,这个相分能够作见分的依止处。没有这个相,你就不能产生这样的心。所以你念阿弥陀佛,你对阿弥陀佛归依,你一定要把阿弥陀佛的功德相现出来,你才能够产生归依的。所以这个见分要依止相分才能生起的,叫见依相。最后我们作个总结:

癸三、结

如是名为安立诸识成唯识性。

所以我们从前面的三相,不管是从一相、二相、三相,我们可以知道依他起的法,是不离开现前一念的心识。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这个三相,我们简单作一个总结。

唯识学——唯识所变:一、因缘变,二、分别变。

唯识学讲唯识所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因缘变,一个是分别变。从一相、二相的角度,就是阿赖耶识变成了根、尘、识,还有前五识依止五根攀缘六尘,这个叫因缘变,这个叫做先天的命运,你先天带来的业力,你就要招感这样的命运,这是你不能改变的。但是当第六意识这个三相开始生起了别的时候,就是你后天的努力了。所以我们讲一个人的人生──依他起,有你先天的命兆跟你后天努力的和合。

你看楚汉相争,项羽他的先天的命兆是不错,他生长在贵族,有很好的资粮;刘邦他出生在贫民,卖草鞋的,从先天的命兆来说,从一相、二相的角度,他是比较吃亏的。但是刘邦的第六意识,他的三相势力强大,他那个随念分别、计度分别,他能够有广大的胸量来包容贤才,最后还是战胜了项羽。所以我们在看依他起的时候,这个第三相是不能忽略的。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回答一个问题:

【学员提问】:法师慈悲,我们早课的普贤十大愿王,有一句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请问这个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应该如何修持?

【师父答疑】:普贤十大愿王,古德的注解:十大愿跟王是不同的,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这个是修归依;然后忏悔业障开始断恶、修善;最后听闻佛法,增长智慧,然后变成大悲:它是一路次第修上去,从归依开始修习善业、修习正念力、成就自利的功德,后来普皆回向。这个十大愿为什么称为王呢?

《普贤十大愿王》: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众生界尽众生业尽,我此礼拜无有穷尽

就在于它后面的二句话,它每一个愿都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众生界尽,众生业尽,我此礼拜无有穷尽。就是他时空无尽的愿,所以称为王。我们凡夫有个问题就是……,因为普贤菩萨是所有菩萨的代表,

《华严经》:十方诸佛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

所有佛陀儿子当中,普贤菩萨是长子,他特别重要。所以所有的菩萨都必须跟普贤菩萨学习,可以这样讲。

比如说礼敬诸佛,对我们来说不难,难就难在怎么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地方就是说:这是菩萨内心的一种誓愿,一种目标。我们凡夫刚开始从有所得的心,在礼拜、赞叹、断恶、修善,乃至于在听闻佛法、在利益众生的时候,我们心中都是有疲厌的、有间断。我们不断的去发这个愿,我们就会产生反省:为什么我们会疲厌?为什么普贤菩萨不会疲厌?就是从这个事相,回事向理,我们就知道当中有一些差别。就是这个能造作的心有差别,我们这一念心是有所得。所以普贤菩萨,普贤这两个字,

体性周遍谓普,随缘成德曰贤。

他为什么能够产生十大愿王,能够时空无尽?因为他安住在一个体性周遍的清净心,所以他没有疲厌的感觉。所以我们不断在念的时候,事实上我们会知道:我们凡夫的生灭心、有所得心是卑劣的,我们在时空上是有障碍的,我们用功一段时间以后会感到疲惫,因为我们心中有所得。这个时候,我们不断的发这个愿,我们的心慢慢慢慢就会……,你有发愿,你就会有个目标。就是你会从有所得的生灭心,趋向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这是藉事表法。

在菩萨很多的修行当中,你看《华严经》,发觉其实菩萨的修学,你在发愿的时候,他都不是要求你马上做到;但是他要求你先有这样的愿力,你才有可能做到:所以菩萨修行最怕的就是画地自限。诸位学《瑜伽菩萨戒》,它把四重四十三轻讲完以后,最后一条结论,它说:菩萨的戒法是恒沙戒法,你受了菩萨戒,《瑜伽菩萨戒》要学习、《梵纲经》要学习,所有的菩萨戒、所有的善法都要学习。所以他不要求你马上从事相上圆满,但是他告诉你:你三种意乐要圆满──断恶、修善、度众生。你这三种意乐产生一念的放弃,这个过失就很重。就是你只要不放弃努力,你在菩萨道当中,你就是不断的进步。

所以菩萨最怕的就是得少为足,这是最怕的,就是你可以走得慢,但是你不能停下来(哈──)。慧老师以前,我们的教务主任,他经常用冬瓜来作譬喻,他说:菩萨修学,譬如草中的冬瓜,你不见它大,你看不出它有什么大,但是它每天在长。就是你要有志于行菩萨道,你要有心理准备,菩萨道的本质就是决不放弃。你要是起一念二乘的心,那你对菩萨戒的伤害就很大。就是说我现在有疲厌,我不管断恶、修善、度众生都有疲厌,这个疲厌,当然休息一下是可以理解;但是你不可以放弃,诸位在研究菩萨戒,你就会知道菩萨的精神在于永不放弃!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